由於黎族聚居的海南島地處熱帶,常夏無冬,雨量充沛,十分適宜植物生長。這樣的自然條件,為黎族群眾的採集活動提供了優越的基礎。在黎族地區遍佈的熱帶雨林植物群落,具有復層、常綠、混交和多樹種組成的特點。植被類型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林下遍佈熱帶灌木、籐、草本植物,可以說是一年四季樹木掛果、漫山野菜,並有一定儲量的土特產資源,為黎族群眾的採集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採集活動成為黎族群眾重要的家庭副業和生產活動內容。
採集活動一般以兩種形式進行。一種是專門進行的採集。到山林中去採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用於交換的物品,如野果、植物根莖、紅白籐,採摘木棉、山桂皮、藥材等。另一種將自己隨手可以獲得的野果、野菜採摘回來輔助生活。20世紀初在海南黎族地區傳教的外國傳教士的遊記裡記載說:小孩上山放牛時,隨身帶著彎刀竹簍,見著野菜就採集裝到竹簍裡;人們幹農活時,腰上掛一個竹簍,帶上彎刀,見著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就將其採集。
1949年前,採集活動對於黎族社會來說,其作用是很大的。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農作物種類少、產量低的情況下,必須有相應的補充才行,加上黎族種植的蔬菜、果樹少,澱粉以外的營養主要是靠採集野菜、野果來解決。且當時人口少、山林茂密、植被破壞不嚴重,又為採集活動提供了較優越的條件。
除了果腹之外,採集活動還是解決黎族群眾穿、住方面的重要手段。黎族織布用的重要原料木棉和樹皮就是通過採集而得。文獻載:「紡織的原料有『樹皮』和棉花兩種。這種『樹皮』原料從山上剝回來……曬乾後再撕成細絲,然後搓成細線,即可用來織布。」另外,蓋船形屋的茅草、木料等也是靠從山上砍伐得到。正因為採集活動對黎族有這樣重要的作用,同時自然界也提供了這樣好的條件,所以採集活動不但在遠古,就是到了1949年前後的歷史時期中,都是黎族的重要生產活動。
相關內容: 黎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