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亭檳榔園旅遊景區,有一支黎族器樂演奏隊,椰殼、牛角在他們手上都能奏出優美的旋律,還有更多樂器外地遊客從來就沒見過。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樂隊,使這個景區生機盎然。
黃照安,這支黎族器樂演奏隊的隊長,多年來一直研究、挖掘、整理和保護黎族樂器,並耐心地在傳承。黎族樂器在他的精心照顧下,漸漸地和世人見面。
器樂博物館
如今在黎族地區,許多傳統樂器已經難得一見,獨木鼓、叮咚、唎咧、口弓等,曾經與人們朝夕相伴的器樂,如今已經散落難尋,黃照安卻收集了上百件黎族樂器,並且都能熟練地演奏,現在有些上了年紀的老者樂手,都曾經是他的學生。他家的客廳,擺滿了各種黎族樂器,被當地人稱為黎族樂器博物館。
走進黃照安家裡,你會發現這個黎族器樂的博物館名副其實,獨木鼓、古老的牛角號、叮咚、唎咧、灼吧、口弓、嗶噠、口拜,以至於從來沒有見過的樂器,件件透著古樸與原始。但每一件在黃照安的手裡、口中都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房間裡的20多種、200餘件樂器每一件都傾注著他的心血,他的愛。
黃照安說,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民間豐富的竹木資源,製作工藝也不複雜,但要製作一件好的樂器也是要有一定技藝的;傳統樂器的演奏技藝,對演奏技藝一般要求不高,男女青年均能學會使用,但要演奏得好,則需要一定的功夫,可是在民間,樂於挖掘整理保護黎族器樂的人士少之又少。
來源於生活
傳統的黎族器樂,與生活息息相關。
據有關資料,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叮咚木也是較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人民砍山種山蘭,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為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
史書對黎族傳統樂器有零星記載。宋初的《太平環宇記》云:「瓊州聚合推鼓歌樂。」據老藝人相傳,黎族傳統樂器以清康乾年間最為盛行。
據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稱非遺中心)專家符策超介紹,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口弓、唎咧、嗶噠、口拜、鼻簫、灼吧等八大件。
省非遺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一直以來對黎族器樂有深入的研究,他說:「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崇尚自然的生動體現,是原生態音樂的遺存。」
昔日的輝煌
如今,世人對黎族器樂認知的並不多,這還需要我們去宣傳推廣,省非遺中心專家符策超說。
據瞭解,黎族器樂曾有過輝煌,如黎族器樂《打叮咚》參加1957年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得到好評;黎族樂手盧玉昌吹奏的「口拜」樂器1980年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連吹20多分鐘不換氣,博得滿場喝彩;樂手黃會基因為吹唎咧,被廣東民族歌舞團招收,他吹奏的唎咧樂曲《相會在山蘭園》從1984年至1992年先後應邀到新加坡、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吹奏,飲譽國內外。
符策超介紹說,如今有些黎族傳統樂器的生存土壤已經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種文化符號,但我們文藝工作者要成為這種符號的記錄者與傳播者。因為黎族樂器有著自己的價值,它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融匯了民族歷史、生產、生活、風情習俗的諸多信息,生動地體現了本民族、本地區的文化傳統。對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特別是為音樂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同時,黎族傳統樂器和樂曲在祖國的音樂殿堂裡獨具一格。如叮咚木、鼻簫、口弓、唎咧、洞勺(灼吧)等樂器在國內並不多見,許多樂曲也是本民族獨具的,它豐富了祖國器樂的寶庫,呈現出祖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危難的處境
受時尚音樂的衝擊,黎族傳統器樂日漸式微,民間樂手也青黃不接,傳統的樂曲也有失傳之危,這是省裡專家對黎族樂器當前狀況的評定。面臨這種境況,省非遺中心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體局也對保護做了計劃。
據省非遺中心主任王學忠介紹說,對黎族傳統器樂,當前正在組織進行全面的搶救保護,首先是掌握傳統樂器的製作技藝,徵集遺存下來的樂器文物。在掌握技藝的同時,傳承傳統樂器獨特的演奏手法,如「內循環換氣」,掌握聲音長久不斷的演奏技巧。
與此同時,全面深入進行傳統樂曲的收錄記譜工作,以便留存遺產;大力培養傳承人,避免人亡藝絕;加強研究,有效地進行傳統樂器的改革,提高它的表現力,堅持在各種文藝活動中使用,弘揚和展示傳統樂曲的獨特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