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飲食風俗的顯著特點是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體現了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風野味。
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樹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愛的美食。在野外捕獲鼠以後,立即以篝火燒毛刮淨,帶回除去內臟,或烤或煮,並用少許鹽巴和辣椒調味。
「雷公根」是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與河裡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餚。「雷公根」也可藥用,能消炎解毒。
黎族醃泡酸菜,先將野菜洗淨加上畜骨或獸骨,拌入適量生鹽,密封於壇中發酵。這種酸菜黎語叫「南沙」,酸味濃烈,消暑開胃,是黎族人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菜餚。「祥」也是黎族的風味菜,「祥」有兩種,一是「魚茶」,二是「肉茶」,一般只能在逢年過節或家中有貴客時才食用。黎族酒有蕃薯酒、木薯酒、山蘭玉液。
最使旅遊者感興趣的是黎族竹筒飯。在黎族居住區旅遊,遊客可以親自燒製竹筒飯。先砍一節較粗的嫩竹,裝入當地特產的香糯米和適量的水,或者再拌入獵獲物的瘦肉塊及鹽,架於火堆上熏烤。
水沸後,以樹葉或木塞封頂口,隨時轉動竹筒,使其受熱均勻,待飯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竹筒燒成的香糯飯,異香撲鼻,是招待賓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區的特產,用香糯米燜飯有「一家香飯熟,百家聞香」的讚譽。
黎族婦女自古就有嚼食檳榔的愛好。她們把檳榔切成片,連核一起生嚼。干吃檳榔是煮熟晾乾,吃時切成小片,加上蚌灰與石灰拌的漿,包在「扶留葉」(俗稱「萎」)裡慢慢咀嚼,細啖其餘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臉頰潮紅。嚼食檳榔因有解悶,下水腫,除瘴氣的功效,所以檳榔果被黎族視為吉祥物和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
相關內容: 黎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