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鈴伽亦即錢鈴雙刀舞,它是黎族人民的一種古老舞蹈,表演時,由兩名男青年身穿傳統服裝,頭纏紅巾,一人雙手持尖刀,一人手握錢鈴棍,兩人相互對打,持刀者對著持棍者的各個
黎族服飾,主要是利用海島棉、麻、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織制縫合而成。遠古的時候,有些地方還利用楮樹或見血封喉樹的樹皮作為服飾材料。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樹皮,經
毒蛇咬傷事件多發生在野外或深山老林裡,即時處理的方法是根據野外或深山老林的條件,患者自己或同伴可以即時採用的辦法。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 (1)綁紮處理:凡被毒蛇咬傷後,
黎族婦女生小孩,在家門口掛樹葉,禁忌外人內進。產婦在房內以躺產或坐產。由村裡有經驗的婦女助產,母親護理。孩子生下後,用紅線綁嬰兒的肚臍。胎盤用樹葉包裹吊在樹上或放
每當黎族的三月三,或是慶豐收時,人們便聚會於曬穀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兩隊,一隊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種,一隊跳竹竿,持竿一隊把竹竿有節奏地打擊,跳舞者在竹竿分
在獵物分配上,黎族保留了濃厚的原始遺風,見者有份是通行的規則。但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支系間還是有一些小的差異存在。 樂東哈方言的黎族,由獵手單獨獵取的獵物,除了小獵
餐具 一、排塔 「排塔」是竹製的飯盒。取老雲竹的一個竹節筒,直徑15厘米,長30厘米,削去竹皮。在筒身上端三分之一處相對制有兩個耳孔,繫著繩子,筒口蓋也是竹製的。筒身雕刻
黎族是一個能歌善唱的民族。他們在創作大量豐富、動人的神話傳說故事的同時,也創作了多彩的民間歌謠。黎族人民在勞動生產,婚戀喜慶,哭喪祭祀,迎賓送客,往往都用歌聲來表
黎族的英雄故事,多以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對人物的典型描寫,加以神奇化和超人化,著力塑造黎族人民心中的理想英雄。故事《兄弟星座》講述:勇敢善戰的七兄弟,為了討個公理,
流經黎族地區的河流,要麼比較短小,要麼就是河的上游,一般都水流湍急,這種情況,不利於魚類的大量繁殖和成長,因此,捕撈活動在黎族的生產活動中地位不是那麼重要,在文獻
黎族的民族節日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反映。它鮮明突出的表現了一個民族的性格、情操和愛好,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小年(過年仔元宵)、三月三、清明節、端午節
黎醫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內治主要服用經熬煮的草藥水為主,外治則有拔火罐、火點、放血療法、艾炙、熱敷、按摩、藥熏蒸療法、藥水浴、外敷法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調整
文身古老習俗正逐漸消失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紹,按照黎族的傳統習俗,文身是黎族婦女結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個程序,黎族婦女文身的歷史
訂婚以後,一般在三四年之後結婚,也有五六年之後結婚的。婚期也有禁忌,如忌在單月舉行婚禮等。不過,解放以後,這種狀況已有了很大的改變。 結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
黎族婦女的棉紡織業在我國影響很大,對推動我國棉紡技術的發展,功不可沒。從六七歲起就開始學習紡紗、染紗、織布、刺繡四大工藝。黎族原始紡紗方法:先把棉花或木棉花一絲絲
黎族竹木器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
夫妻關係。丈夫是一家之主,享有家庭經濟和其他事務的決定權,妻子雖處於從屬地位,但大事要事丈夫仍要與妻子商量。在生產勞動中,夫妻分工合作:丈夫犁田、耕地、砍山欄、砍
難以想像,我們昨天的衣著竟然和一個時至今日人口僅有120多萬的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曾經代表人類重大文明進程的最古老的製衣技術,就是至今還保留在黎族人民手中的樹皮布
番陽峒曾受紅毛峒總管管轄。番陽峒最初的峒長是由上級總管召集全峒各村的畝頭村頭集會選舉出來的。當峒長的條件是通曉事理,愛護民眾,為民眾擁戴,如能操海南漢族方言更為優
黎族作為海南島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島這種自然環境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靈魂,都有吉、凶、福、禍。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勞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