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婦女服飾,主要有上衣下裙和頭巾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織繡著精緻的花紋圖案。上衣有直領、無領、無鈕對襟衫或者貫頭衣。貫頭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織的布料縫成,適於刺繡
由於黎族聚居的海南島地處熱帶,常夏無冬,雨量充沛,十分適宜植物生長。這樣的自然條件,為黎族群眾的採集活動提供了優越的基礎。在黎族地區遍佈的熱帶雨林植物群落,具有復
孩子,黎語叫「蒂力」或「織力」。黎族孩子兩次取名。出生滿月時取名,俗稱「乳名」。取名時,嬰兒父母親和家里長輩共議孩子的奶名。通常根據孩子出生的特徵和出生日子,以及
黎族群眾打獵的工具主要有:粉槍、尖刀、繩網、長矛、鐵鉤、竹籤、弓箭等。 粉槍是一種古老原始的前裝式槍,主要由漢區輸入,火藥收藏在水牛角里,銅火帽則藏在特製的小骨管裡
黎族婦女生小孩,在家門口掛樹葉,禁忌外人內進。產婦在房內以躺產或坐產。由村裡有經驗的婦女助產,母親護理。孩子生下後,用紅線綁嬰兒的肚臍。胎盤用樹葉包裹吊在樹上或放
夫妻關係。丈夫是一家之主,享有家庭經濟和其他事務的決定權,妻子雖處於從屬地位,但大事要事丈夫仍要與妻子商量。在生產勞動中,夫妻分工合作:丈夫犁田、耕地、砍山欄、砍
「檳榔衣裙放桌面,多多少少請領認,一對光銀表情理,上門拜親定婚事。」在五指山腹地,黎族同胞們一直保留著提親習俗,男方向女方求婚是黎族婚姻的傳統慣例,訂婚、定婚、許
彝族的天文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畢摩文化中體現,畢摩們為了給人生屬性一個完整的詮釋,同時也為了占卜測算的需要,對天文曆法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於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曆法
黎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在1949年以前處於水平十分低下的狀態,大致可分為刀耕火種的「砍山欄」與稻田二種類型。到近代,已基本以種植水稻為主,但「砍山欄「的耕作方式在黎族聚居的
遺孀的待遇 合畝制地區,死者的妻子在給丈夫送葬當天,由娘家接回去。不享受夫家的財產,帶走自己的行李和當年的口糧,以及不斷奶的嬰兒。這種不落夫家婚俗,認為遺孀居住在死
黎族族稱敘述。黎族方言及特徵。「黎」是他稱,即漢民族對黎族的稱呼。黎族一般都自稱為「賽」,賽是其固有的族稱。黎族內部因方言、習俗、地域分佈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呼,主
黎族人普遍認為,不慎說出祖先的名字,他就會出來作祟使人生病,人人禁忌講祖先名字。無意說出他人祖先名字,對方就會認為你有意陷害,引起糾紛、毆打或者械鬥。家人生病要殺
據《中國航海史》和《中國船譜》記述,筏和獨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獨木器具中,獨木舟最為著名。早在數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經和獨木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黎族傳說他們的祖
與「吃」有關的植物 黎族宗教信仰多種多樣,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的反映了原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的則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信奉萬物有靈,盛行圖騰崇拜、自然
在原始社會時代,原始人的思維和智力發展到認識生育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人們就懂得利用樹葉和獸皮遮蓋和保護自已的生殖器。黎族地區毛道鄉出土男生殖器石祖圖騰崇拜物、保亭縣
歷史上,雖然黎族的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但黎族並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民族。為了發展生產和解決生活之需,黎族在古代就積極與周邊的其它民族發生貿易關係,從而在聚居地與其它
神話《大力神》在黎族中廣為流傳。神話說:「古時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七個太陽和月亮,人類深受其苦,難以為生。有個叫大力神的人,在一夜之間把天拱上高空,第二天又做了一
舞蹈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慼慼相關,自古以來勞動和勞動對像始終是舞蹈表現的主要內容之一。生產勞動舞蹈在黎族中倍受喜愛,因為生產勞動舞蹈體現的主要是人們的勞動場面,人人都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個共性,即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總是與宗教、巫術密不可分的。 在黎族社會中,每當人們發生各種病痛,都認為是鬼在作怪,
黎族春節是黎族的民間節日。黎語稱「江」或「葛呣」,意為年。在農曆正月一舉行,節前,家家戶戶忙著打掃庭院、修整房屋、備年貨、做新衣等。 年三十早上,準備豐盛的佳餚;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