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古老習俗正逐漸消失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紹,按照黎族的傳統習俗,文身是黎族婦女結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個程序,黎族婦女文身的歷史,至今已延續了3000多年。但是,受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影響,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黎族婦女文身的古老習俗逐漸消失。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國家文化部門申請將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文化宣傳處處長王建成告訴記者,今天,黎族婦女文身的文化價值已經得到重新認識,各級政府和有關專家學者正在採取行動保護黎族文身文化。海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周偉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時間,拍攝了2000多張黎族婦女文身照片,對黎族文身圖案進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3000多年來,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圖案基本沒有變化。因此,黎族雖然沒有文字,但文身圖案記錄了黎族遠古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是人類史和民族史上較為罕見的文化遺傳現象。
最年輕文身女約有70歲
黎族目前總人口約為124萬,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有5個支系,各個支系婦女文身按照祖先遺傳的圖案,互不相同,成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標誌,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圖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個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符策超說,目前在世的文身婦女有2000人左右,年紀最大的90多歲,最年輕的也約70歲,她們去世後,黎族婦女文身歷史也將劃上句號。
相關內容: 黎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