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文化 漢族文化“和”的精神簡介

漢族文化 漢族文化“和”的精神簡介

漢族文化 漢族文化“和”的精神簡介

歷史名人簡介

「致中和」

「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其首見於《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禮記·中庸》亦云:「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系指「中用」,「中用」即「用中」,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曰:「用中即中庸之義是也。」中庸觀念強調的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恰當適度,恰到好處,知乎所止,對慾望、情感和行為等有所節制,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講究一種分寸感。南宋大儒朱熹將《偽古文尚書》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破解為古代聖人秘不示人的「傳授心法」,即「十六字心傳」。「允執厥中」講的就是行中庸之道。

與「中庸」概念相近,古人有「中和」一詞。「中和」概念,較早見於《中庸》與《荀子》,《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裡謂「和」為「中節」,並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朱熹《中庸章句》釋曰:「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正心,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

    儒家的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的社會改造方案,是由內及外、由吾及彼、由人及物、由近及遠的進路,強調的是由改造人性,進而改造社會,終至天下太平。

在儒家看來,作為社會共同體成員的個人,如果人人能夠「文質彬彬」,「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威而不猛,恭而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做到情慾有節,行為有度,進退有矩,那麼,整個社會與宇宙的和諧,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整體的和諧,是建立在各個組成部分或元素的有機的、合理的比例關係之上的;社會的和諧,則有賴於共同體成員的道德存養與人格完善。「致中和」著眼於質的量的規定性,講的是適度、恰當、平衡與協調。

「和為貴」

歷史上作為社會規範與制度安排的「禮」,它的特性有二:其一是「別」。《左傳·僖公三年》云:「為禮卒於無別,無別不可謂禮。」《荀子·富國》曰:「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有稱者也。」其旨在依據共同體成員的職位、年齡、性別及血緣等因素來劃分權利和義務範圍,規定不同社會角色的各自行為選擇邊界,以此來避免因無別而造成的利益衝突和社會無序。其二是「和」。《論語·學而》載有子的話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是講,「禮」以「和」為貴,是「和」的體現。制度化的「禮」與精神性的「和」,兩者剛柔相濟,不可或缺。如果事事循「禮」而不知尚「和」,便會「禮勝則離」,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反之,如果處處求「和」而沒有「禮」的制度保障,則會失之於流。

當然,「禮」能否落實「和」的精神、達到社會和諧的目標,關鍵要看它是否體現了正義原則。正義的通俗表述,指給同樣的事物以同樣的待遇,非正義乃是指給同樣的事物以不同的待遇。

和而解

《老子》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此處,「一」指道,「二」指陰氣、陽氣,「三」指陰陽調和所形成的和諧狀態。萬物就是由兩種對立因素的配合而生。《周易》乾卦《彖傳》云:「保合大和,乃利貞。」這是說,陽陰合德,四時協調,萬物孕生,長治久安。「大和」即「太和」,強調的是矛盾的妥協性與統一性。《荀子·王制》曰:「和則一,一則多力。」這是說,「和」能帶來合力與雙贏。借用今天的說法,「和」是一種「文化軟實力」。

北宋哲學家張載把「和」提升到「道」的高度,並明確提出「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的命題,看重矛盾的妥協、衝突的化解、對抗的解除、鬥爭的泯滅、戰爭的消弭,表達出和平主義的精神。張載在《西銘》開篇云:「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全句大意是說,人是天地所生,藐然介乎天地之中。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氣構成了人的身體,天地之間的主導便是人的天性。全人類都是同一父母所生的親兄弟,其他萬物都是人類的朋友。「民胞物與」的理念體現的是一種宇宙大愛,與曾經一度盛行的鬥爭哲學與冷戰思維,恰處於愛與恨的兩極,形成鮮明對照。

「和為貴,忍為高」,「與人為善」,「仁者愛人」,「不與鄰為壑」,「四海之內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沖氣以為和」,「保合大和」,等等,這些信條千百年來鑄就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追求和諧的民族性格。

    林語堂在《中國人》一書中,分析了中國人的和平主義、豁達大度和老成溫厚的文化,他指出:「寬容是中國文化最偉大的品質,它也將成為成熟後的世界文化的最偉大的品質。」

相關內容: 漢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