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食 食物分生食和熟食兩種。熟食主要是烤和煮。過去和現在均有吃烤肉的習慣,用兩根竹棍把塗有鹽和香料的肉夾在中間,放在火塘邊慢慢烤黃、烤香、烤脆後吃。玉米和旱谷都用木杵臼舂搗。1949年前只是個別人家有鍋和甑子,煮食物都用竹筒,把大米或玉米面加適量的水放人竹筒內,再用樹葉塞緊筒口後放在火上燒,燒熟破開竹筒食用。現在只是出山用竹筒燒煮,在家都普遍用鐵鍋、鋁鍋和木甑子來做飯做菜。主食玉米還有特殊的吃法,即將玉米舂去表皮,浸泡半天左右,撈出晾乾後再搗成面,然後蒸成糕。男女老少習貫飲酒。每個家庭每年都要用玉米和野果作原料釀酒。凡遇節慶或親友相訪,必開懷暢飲,大醉方休。無種植蔬菜的習慣,山野之中的植物,只要無毒無怪味,則隨手採來佐餐。
(二)服飾 拉祜族會紡織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時,常用獵物向哈尼族換破舊衣服穿。出林定居後,向哈尼族、傣族學習紡線織布,縫製衣服、現時,男子穿哈尼族武藍色或青色對襟短衫,下穿寬筒長褲。婦女衣飾有別,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長袍,袖口、衣邊均鑲有各色布條花邊,有的在衣襟上再鑲飾貝殼;拉祜納穿黑藍色右襟短衫,褲腳鑲二、三條色布花邊。無論何支,均普遍將長髮編成辮子後盤束於頂。已婚婦女用色布或染色編籐作髮箍,箍上釘有銀泡。
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線編成髮箍勒在頭上。比較富裕者也有戴耳環、項因、戒指、手鐲等銀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髮,中老年包黑布包頭,年輕的普遍戴有沿的圓形帽。進人80年代以後,青壯年的穿著大多向市場購買成衣,因此逐漸趨向現代潮流。
(三)居住 拉祜族的房屋建築結構簡單,低矮狹窄,陰暗潮濕。順山坡開挖地基,以土築牆,以茅草蓋頂,4~6棵木頭就蓋1間房子。房子兩邊的屋簷,一面迎著土坡,一面向著坡腳。一間房子隔成若於個「阿泡」(小房間),父母住1間,每對已婚兒女各住1間。左側的,「阿泡」父母住,右側的「阿泡」子女住或接等客人。除正堂屋內有公共火塘外,每個「阿泡」中另有1個火塘,火塘上面吊掛有1塊薄石板(個別為鐵板)作燒烤食物之用。每個家庭還有一個專供燒全家飯食的「周度」(灶塘)。室內農具或其他用具的擺放,都有固定位置,不能亂置亂放。
相關內容: 拉祜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