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拉祜族在漫長的與大自然抗掙中創造了悠遠而鮮活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72路「打歌」。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拉祜族民間歌舞文化遺存之一。
2002年以來,我縣由民間自發組成拉祜族民間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小組,通過不懈努力,共收集整理到了72個打歌套路,這些打歌套路目前已被省、市人民政府分別公佈為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臨滄市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
「嘎克」是拉祜語,意為「打歌」,就是邊跳舞邊唱歌邊演奏。雙江拉祜族72種套路「打歌」有《大路歌》、《三角歌》等,每種套路的舞姿、步伐不同,合拍的演奏曲調各異。「打歌」,相傳最初源於烤火——拉祜族喜愛狩獵,每次狩獵回來,全村人就圍坐火塘邊邊吃獵物邊烤火,大家有時伸左腳烤,有時伸右腳烤;有時烤正面,有時烤背面,有時烤側面……慢慢的這些動作就被連貫起來成為了自己自娛自樂的舞蹈,後來拉祜人又把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動作也容納到舞蹈中,如《搖娃娃歌》、《犁地歌》、《磨面歌》、《挖地歌》等。拉祜族還善於模仿動物的動作,把動物的動作也吸納入舞蹈中,如《箐雞擺尾歌》、《鵪鶉歌》、《公雞打架歌》等等,使舞蹈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姿。
拉祜族的伴奏器樂主要以蘆笙為主,蘆笙悠揚婉轉,爽心悅耳,拉祜族有句口頭禪:「吹起蘆笙唱起歌,啊哥啊妹來打歌」,足見拉祜族對蘆笙的眷戀。但殊不知蘆笙卻有一個動人心魄的傳說:《喚兒歸》。
相傳,在遙遠的蠻荒時代,天神厄莎讓扎迪和娜迪兩兄妹成婚生了五個男孩和五個女孩(人類起源傳說),兩夫婦艱難地把兒女撫養大。為兒女能自食其力,扎迪教會了五個兒子狩獵的本領。五個兒子都非常勤勞,一遇農閒時節就上山狩獵。有時一去就是一年半載。扎迪和娜迪非常想念兒子,每天傍晚就站在門前高高的山崗上呼喚兒子的名字,盼兒子歸來,但每次兒子都不能整齊歸來。
隨著時光的流逝,夫婦倆年歲大了,無力時時呼喚兒子的名字。扎迪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五根一尺多長的細竹管經加工後插進葫蘆裡,製作成一種能從各個管中發出不同聲響的器物。這種器物吹起來聲音悠遠卻又省力。一天他把五個兒子叫到身邊,他吹響器物讓每個兒子靜靜傾聽,然後叫五個兒子任選一個竹管中自己喜歡的聲音。五個兒子各自認定了自己喜歡的聲音後,扎迪告訴五個兒子:「啊巴(父親)、啊咩(母親)老了,沒有力氣呼喊你們的名字,從今以後你們在山上、箐裡,只要聽到今天你們認定的聲音就是啊巴和啊咩在呼喚你們的名字,就是啊巴和啊咩想念你們了,一聽到聲音,你們就要快快歸來。」從此五個兒子一聽到竹管聲就如約而至。
這一竹管加葫蘆的器樂被流傳了下來,形成了今天拉祜族人人喜愛的蘆笙。拉祜族也因此繼承了祖先的遺風——善於狩獵,喜歡「打歌」。
拉祜族「打歌」形式上是全寨圍成圓圈的集體舞蹈。其中領舞的「打歌師傅」吹著蘆笙,是「打歌」場上的總指揮,他們有精湛的「打歌」技藝,是「打歌」場上的核心人物。「打歌」活動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是以《三腳歌》起點,以《大路歌》結束。打每一個歌時也是以《三腳歌》起步,以《大路歌》收尾。
拉祜族「打歌」受節令限制。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至七月十五這段時間不打歌,傳說這期間種子已睡不能喚醒它,而七月十五以後種子已經醒來,要使它快快長大,快快成熟,這期間是「打歌」的旺季,同時也是拉祜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節,男女青年聚集在田邊地頭「打歌」、唱曲或追逐嬉戲找戀人。
雙江拉祜族72路「打歌」,就是一部雙江拉祜族人民源遠流長的歷史。
相關內容: 拉祜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