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仙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跡
番子兵在松潘衛製造暴亂,佔據了青楓城,危及大明王朝的邊境安全。松潘衛指的是如今的松潘縣城。這是座邊陲重鎮,被稱作「川西門戶」,也是漢藏兩個民族聚居的地區。《儒林外史》所指的番子,應該指的是吐蕃人(如今的藏族同胞)。古時候,華夏各個民族之間溝通不足,還沒有達到現在的民族大融合和民族大團結。當時番子與漢人因為貿易不合發生重大衝突,驚動了京師,天子震怒,派平少保出兵收復青楓城,平定暴亂。
知悉朝廷派兵去青楓城平暴亂,打彈弓百發百中的蕭昊軒要求兒子蕭雲仙投軍,報效朝廷。蕭雲仙起初不願意,他習慣了遊俠生活,不願意到軍隊受到約束。蕭昊軒生氣了,他訓斥了安於現狀的兒子。如此,蕭雲仙不得已,就拴束行李前去投軍。
在投軍去的路上,蕭雲仙遇到了劫道的木耐。郭鐵山不是給木耐銀子讓其做生意去了嗎,他為何在此劫道?似乎,郭鐵山的善良行為沒有將木耐改造好?蕭雲仙武藝高強,他輕易降服木耐。木耐求饒,說出他也是到平少保那裡投軍的,因為沒了路費才劫道的。誰知道這木耐說的是否為真話,哪裡有人為了去投軍,卻在半路做強盜的。蕭雲仙沒有考慮過多,他不計前嫌,帶著木耐一起投軍。
得知蕭雲仙是蕭昊軒的兒子,平少保重用蕭雲仙,給其個千總職位。隨後,蕭雲仙得令作為開路先鋒,他帶了五百官兵,去椅兒山探虛實。蕭雲仙很有軍事頭腦,他沒有盲目殺向椅兒山。而是將兵力做了部署,蕭雲仙設了個三面合圍的計策,將椅兒山的番子兵誘出全殲。
首戰告捷的蕭雲仙乘勝追擊,他帶著軍馬殺向青楓城。來到城下,他依然是沒有急於進攻,而是派人潛入城中,將堆貯糧草處所放起火來。番子見城中火起,不戰自亂。恰巧,平少保率領大軍也趕到了,將青楓城圍個鐵桶般的相似,收復了青楓城。相比較蕭雲仙的機智勇敢,那兩位都督則顯得呆笨駑鈍,他們打仗畏首畏尾。倘若不是平少保的進攻軍令,這兩位都督還要在椅兒山繼續轉悠下去的。
蕭雲仙負責青楓城的戰後重建,他奉令監督築城,用了三四年,那城方才築的成功。蕭雲仙並沒有只一個心思的築城,他招集流民,開荒墾地,興修水利,解決當地用水問題。蕭雲仙真是文武全才的少年才俊,他既能領兵打仗,也能治理地方。治理松潘的方法,與當年武侯諸葛亮築堤治水患,解決成都平原的旱澇問題頗為相似。
常州來的沈先生,他是來青楓城看望朋友,碰到戰亂,而流離失所的。蕭雲仙見沈先生是位文士,就請他作為教書先生。開了十個學堂,教那認得字多的兵和百姓家略顯聰明的孩子。從這一點看,蕭雲仙頗具遠見,他是在為軍隊和百姓掃盲。如此,可以提高軍隊文化素質和普及百姓文化。蕭雲仙懂得文盲和愚昧的存在,不利於軍隊管理和地方的穩定。
立下重大戰功,又為治理軍隊和地方管理做出了突出貢獻,蕭雲仙真是不可多得人才。然而,蕭雲仙只能算個盡忠職守的人才,稱不上帥才,因為他不懂得大明王朝的那些官場潛規則。
修築城牆一事,他被上司彈劾,被定為使用流民充當工役甚多,工錢任意浮開。按道理說,蕭雲仙安排流民修築城牆,解決了流民的吃飯問題,為當地社會安定起到重要作用。說其做錯了,的確是冤枉了蕭雲仙。究其原因在於,蕭雲仙沒有搞好與其他官員和當地豪紳的關係。青楓城的重建其他官員沒有分得好處,當地豪紳沒有承包到築城工程。不懂得大明王朝官場潛規則的蕭雲仙,他不僅丟了烏紗帽,還要賠償七千多兩銀子的工程款。
初顯身手,卻鎩羽而歸的蕭雲仙,回到家變賣全部家產,抵償了工程款。所幸平少保愛惜人才,推升蕭雲仙到應天府擔任江淮衛的守備。吃一塹長一智的蕭雲仙低調多了,他悄無聲息的赴任去了。在南京,他遇到擔任廣武衛總兵的木耐,木耐感激蕭雲仙的知遇之恩,進了地主之誼。蕭雲仙又拜會了武書和虞博士,暢談了詩文。
感覺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的後半部,加入了許多新奇內容,一改那些文人學士之間沒完沒了的虛偽客套和缺乏真才的拽文,開始涉足鬼神故事、戰爭等激烈的場面,使得小說越來越好讀了。蕭雲仙這位文武全才的少年才俊的出現,也是吳敬梓藉以抒發個人胸懷遠大的一種表現。
相關內容: 林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