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懷念愛人之作:《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納蘭性德懷念愛人之作:《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納蘭性德懷念愛人之作:《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古代典籍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清)納蘭性德

絲雨如塵雲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註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為雙調小令。格律俱為平韻格,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本詞為六十字。

「絲雨」二句:意謂細雨濛濛,雲中夾帶著水氣,吳宮裡殘花散落了滿地。嫣香:嬌艷芳香的花。

「酷憐」二句:此言最讓人憐惜的是那嬌美的宮花極易敗落,故而連小燕子也學著人的樣子憐惜起花來,它緊緊依偎在花下。偎紅:緊貼著紅花。

懨懨(yān):精神委靡不振貌。

「不成」二句:意謂燕子成雙成對地飛去了,反而笑那屋宇樑上空空。杏梁:用文杏木製成的屋樑。宋晏殊《採桑子》:「燕子雙雙,依舊啣泥入杏梁。」

白話譯文

絲絲細雨如同微塵,雲彩染著水汽,吳王宮殿裡,美人在溪流中採集香草。百花在微寒的東風中搖曳,彷彿在將寒氣閃避。花朵凋謝最是令人憐惜,燕子也學人偎紅倚翠,輕輕依偎著花朵。

人們都說疾病會像滿月減損成殘月一般,慢慢減弱,無奈這倦怠的感覺,正如春天濃郁的慵懶氣息。可否將蝴蝶留在花叢裡呢?這成雙飛舞的蝴蝶彷彿在嘲笑樑上燕巢空蕩,笑燕子沒有像它們一樣雙宿雙棲。

賞析

此詞抒寫暮春時節,愁病交加,萬般無奈的情景。詞中用「吳宮」、「杏梁」等語皆作泛指,其中深含了興亡之悲,似有深藏的隱憂,空靈含蘊而有味可咀。

空中的愁雲彷彿氤氳著水汽,濛濛細雨飄灑過後.吳宮裡的殘花散落了一地。嬌美的宮花最經不得風雨,這滿地落英讓人憐惜不已,以致於連過路的飛燕也學著人的樣子緊緊依偎在了花下。

景物之愁加劇了納蘭的苦悶,「人說病宜隨月減」,但他卻自歎道「懨懨卻與春同」,他的疾病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好轉,反而如這暮春一樣萎靡頹喪。拖著病體出得門來,只見蝴蝶飛舞流連,卻遲遲不肯離開花叢,但樑上的燕子早已成雙成對地飛走了。忍不住對著那空落落的屋樑苦笑一下。

詞中「吳宮」、「杏粱」等出於前人辭賦的詞語中隱隱藏著莫大的憂慮,其時正是康熙盛世,對時代的興亡憂患顯然不會是納蘭詞作的主題,惜時傷春又加身世感傷才更貼合納蘭的風格。他甄選的不過都是些平淡如水的詞彙,然而這些詞語卻偏偏在他的指尖化成一段旋律——為心弦所演奏,曲曲縈繞於耳,終久不絕。

納蘭確實是個風流的才子。但絕對不是個瀟灑的文人。他的詞,愁心漫溢,句句讀來令人心傷,這一首滿含興亡之感的《臨江鄉》便是佐證。

相關內容: 納蘭納蘭性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