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語簡情深,哀婉之處動人心魄

納蘭性德《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語簡情深,哀婉之處動人心魄

納蘭性德《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語簡情深,哀婉之處動人心魄

古代典籍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納蘭性德的《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一起來看看吧!

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

納蘭性德 〔清代〕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涼宵總淚零。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上片前二句因離情而責怪月亮:是誰讓天字中的月兒變得那麼皎潔明亮。難道他沒有看到我的離情惆悵嗎,詞人惱月照人,又增「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這種借月以表達懷念之情的作法與蘇東坡的「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朱淑真的「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有異曲同工之妙。「莫說離情,但值涼宵總淚零」。接下二句,寫這種離情已不堪提起,每到涼夜,總耍使人傷心落淚。只是反反覆覆地說離情,而不說明是怎樣的離情。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直至下片的「碧落重相見」,才知道先前所說之離情,並非一般之生離,而是淒然斷腸的死別。自居易《長恨歌》詩裡有「上窮碧落下黃泉,麗處茫茫皆不見」之語,是說貴妃死後,明皇命方士通天徹地去尋。容若作此語。說明愛人亡故。然而就算碧落重逢。也正如李商隱《馬嵬》詩中所說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即使能夠重見,已不是今生的事了。至於今生呢,偏偏在憂愁之時總會想你。「剛作愁時又憶卿」。語簡情深,哀婉之處動人心魄。愁上澆愁,苦上加苦。容若心思之淒惋低徊,由此亦可見一斑。既然無力逃脫記憶的深淵,他也只能尋求一些希冀,今生最想實現的事情,不過是再見一面,再走一遭,卻已是天上人間。納蘭明白,只應碧落,才有重見的可能,可今生,又如何去到那裡啊。她依然消失人世,他只能遙望不捨。

相關內容: 納蘭性德納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