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蝶戀花·出塞》文學鑒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蝶戀花·出塞 清代: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
詩詞過了唐宋,真正流傳後世的經典作品其實很少了。縱觀古典文學的發展軌跡,詩詞的高雅文學傳統,也就止步於唐宋,元雜劇明清小說代表的是世俗化的文學形式,更加大眾化。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菩薩蠻·黃雲紫塞三千里》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菩薩蠻·黃雲紫塞三千里 (清)納蘭性德 黃雲紫塞三千里,女牆西畔啼烏起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清)納蘭性德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清)納蘭性德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 (清)納蘭性德 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
李煜和納蘭性德誰的境界高?《長相思》中分高下!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曾記否,那道孤傲的身影-李煜。在月明星稀之夜,庭院重重之深,百轉千回之心,只為了那份自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臨江仙·寒柳 清代: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清)納蘭性德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
納蘭性德這一生經歷了什麼,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納蘭性德,姓納喇氏(又譯作納蘭氏),原名成德,後為避太子諱(胤礽初名保成)改為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原文】 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1。畫角2聲中,牧馬3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4?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5應無數。鐵馬金戈6,青塚7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8?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
納蘭性德高仿李煜的一首詞,沒想到成了經典作,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前者「滿清三大才子」之一的納蘭性德,後者是「千古詞帝」——李煜。 李煜是著名的被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