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湘中酬張十一功曹》: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特點

韓愈《湘中酬張十一功曹》: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特點

韓愈《湘中酬張十一功曹》: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特點

古代典籍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有《韓昌黎集》傳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韓愈的《湘中酬張十一功曹》,一起來看看吧!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

韓愈〔唐代〕

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載於《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三。作者和張署遭貶後同時遇赦,詩中有遇赦北移的愉快心情,雖也有對新任職務(江陵府參軍)的不滿,但總的說來,喜多於悲,心中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慨。

當初韓愈和張署二人同時遭貶,韓愈為陽山令,張署為臨武令,都在極為邊遠荒蠻的邊塞之地。前途的陰霾,環境的惡劣曾讓二人壯志頓消,感慨於仕途的浮沉不定和自己的遭遇而黯然泣下。此時忽逢大赦,得以脫離偏遠的蠻荒之所,於是詩人止住哭泣,「休垂絕徼千行淚」,和張署「共泛清湘一葉舟」,趕往江陵赴任。「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猿啼鳥鳴本是哀音,是孤寂、愁苦的象徵,詩人在這裡卻故寫哀音而聞之不哀,反覺可愛,進一步將內心的喜悅表露出來。韓愈此為反話正說,令人覺得更有韻味。其用心不可謂不巧,其立意不可謂不絕。

全詩用湘江泛舟的樂趣來排解往昔的憂傷,用朋友情誼的溫暖來慰藉當前的苦悶,用語奇崛,筆力遒勁,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注重煉意的特點。

相關內容: 韓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