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送湖南李正字歸》:詩人突破了常軌舊格,奇構異想

韓愈《送湖南李正字歸》:詩人突破了常軌舊格,奇構異想

韓愈《送湖南李正字歸》:詩人突破了常軌舊格,奇構異想

古詩賞析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有《韓昌黎集》傳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韓愈的《送湖南李正字歸》,一起來看看吧!

送湖南李正字歸

韓愈〔唐代〕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

歷歷余所經,悠悠子當返。

孤游懷耿介,旅宿夢婉娩。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這是一首淺白中涵深情、平直中寓奇崛的詩。

首四句點明送友人的時間和地點。深秋的楚地景色,不禁令詩人浮想聯翩,渺渺兮驟發思舊之愁懷。詩人曾在唐貞元十九年(803)遭貶南方,為陽山縣令,後又曾徙掾江陵,對荊楚之地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都比較熟悉。所以,接著便有「歷歷余所經」之歎。這個感歎,既兼有反芻遭貶生涯的苦味,又包含了對故地的留連與懷念之情,感情當是非常複雜的。而對句「悠悠子當返」,則是對友人將返故鄉的遙想與勉勵。山川邈遠,故地風情,您也該返回故鄉了。因而,上下對句,形式上非常工整,「歷歷」與「悠悠」相對,「余」與「子』』相對,「所經」與「當返」相對,對仗可謂一絲不苟,而所濡涵的意蘊卻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由此便顯出詩人獨運的匠心:用工整完全的對仗形式來載荷參差錯落的意緒,從形式與內容的迭加錯合中,造成一種極富感染力的詩境。手法是相當高妙的。接下來八到十句,便是承著「悠悠子當返」進一步聯想開去。友人胸秉耿介之懷,孤獨南行,旅宿之夜,當也夢見妻子柔順婉媚的儀容,南方風土殊異,音聲亦皆不同了,全詩截此已下來一大半。從開篇,便從大景遠景霉起,從遠景到近景,從狀物到抒情,句句收束,層層遞斂,率皆預想途中情景之辭。寫彼時彼地,竟未直接寫送別一字,直到最後,才將聚焦點對準到了此時此地,戛然而收。

「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此句一經道出,便流露出了詩人深深的依依惜別之情。到此結束,留有反覆咀嚼,回味無窮的餘地。

初看此詩,頗感清新澹淡,風神邈遠。詩人對友人的殷殷之情,通過對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的描繪,徐徐蕩漾而出,可感可親。這似與韓愈宏放奇偉的風格不大一致。但細味此詩,卻可以發現,它的結構也頗奇特。詩人在河南,送友人歸湖南故鄉,不是從河南的此時此地寫起,而是一反常規,從湖南的彼時彼地著筆,而且用十句的大半篇幅來主要描寫彼時彼地,僅最後兩句才寫送別的此情此景,點明題旨,著法甚奇。因而,詩人是突破了常軌舊格,奇構異想。

相關內容: 韓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