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韓愈也有失敗的文章?得罪公主女兒就算了,還咒皇帝短命?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韓愈,一個眾人非常熟悉的名字。文、詩皆為大家。留下不少傳世名句,是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而如此地位的人也曾寫出「失敗」的文章,還引發了社會事件,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平淮西碑
韓愈本是文官,最初是管訴訟官司的法官。如果不是國家危急,也暴露不出他的軍事才能。
唐代中期,朝廷急需對淮西用兵,可兩個主戰的宰相都被當街刺殺,一個死亡一個受傷。一時間主和派勢力抬頭,政策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
關鍵當口韓愈挺身而出,寫了一篇《論淮西事宜狀》的奏折。把戰略、戰術,甚至後勤與地區特殊形勢都分析地頭頭是道,最後以「我軍必勝!」做為文章結尾昇華了主題、鼓舞了士氣。
皇帝也頗為驚訝,沒想到韓愛卿你不僅是個文官,還是個將首!《論淮西事宜狀》堅定了皇帝出兵的決心,顯露軍事家風範的韓愈被任命為這場軍事行動的「行軍司馬」,也就是參謀長。
淮西之戰以勝利告終,如此重大的勝利怎能不歌功頌德呢?
那麼記錄這件功績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韓愈了。一則韓愈是當事人之一,無論全局還是細節處都比較熟悉;二則韓愈是大文豪,文采遠超別人一大截。著名的《平淮西碑》一氣呵成,立於蔡州城門口。
按照慣例,本文開頭一定要說明勝利源於皇帝的英明領導,同時也指出了當時比較嚴峻的社會形勢,再說淮西之戰是民心所向眾志成城,結尾處再次強調皇帝的高瞻遠矚……碑文順利完成。
可作為當事人,韓愈的文章竟敘述異常平淡。
事情是這樣的,最初情報顯示敵人因為對外用兵造成老巢蔡州空虛,是韓愈自告奮勇要求率領一支精兵去偷襲蔡州。縱觀韓愈的一生,這種「逢敵必亮劍」的精神隨處可見,與一般文人比充滿了血性。
同時,韓愈還穩妥地選擇了富有帶兵經驗的李愬去完成這次具體行動,沒想到創造了史冊留名的奇襲。
在韓愈眼中,李愬夜襲蔡州只是淮西之戰的組成部分之一而已,可偏偏立功的叫李愬,正是他讓韓愈版的《平淮西碑》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愬的老婆是唐安公主的女兒,這個丈母娘可是身份顯赫。唐安公主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後來成為唐順宗,自己雖然只活了23歲,卻破天荒地成為中國歷史首位享受追諡、立廟待遇的公主。後世公主能夠獲得追封就是沾了這位唐安公主的光。
有這樣厲害的丈母娘,女兒自然也是身份顯赫。李愬的老婆得知老公的功勞被埋沒,當天便氣勢洶洶地進宮找皇帝理論,告狀碑文不實,韓愈在拍總指揮裴度的馬屁,卻忽略將領的功勞。而李愬的部將石孝忠更加直接,他派兵將韓愈的原版真跡當眾用長繩拉倒,並用工具磨去了內容。
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平淮西碑》,行文結構還是一樣,只不過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主要功績是奇襲得手的李愬,而不是總指揮裴度了。
二、《諫迎佛骨表》
真正讓韓愈天下聞名的是《諫迎佛骨表》。佛骨舍利是佛祖釋迦摩尼火化後留下的珠狀物,被佛教徒視為聖物。
唐代皇帝大多都是佛教徒或者道教徒,因此帶動了民間的風氣。並且有「舍利現世、歲豐人和」的說法,唐高宗、武則天曾將舍利恭請到洛陽供養。佛祖舍利更是在外供奉了3年之久才被人不甘心地送回了法門寺地宮。
安史之亂後,國力衰退,統治者把「歲豐人和」的心願更加寄托在佛祖舍利身上,因此唐玄宗後皇帝頻繁開關恭請舍利,沿途百姓夾道圍觀,爭相目睹。
中國古典文化在儒佛道三家的競爭與磨合中漸漸融合,而科舉取士又是以儒家精髓為主,所以韓愈自然不屬於佛教陣營。更重要的是,當時長安、洛陽這種大城市寺廟、道觀林立,僧侶、道士的規模非常龐大,給政府稅賦、徵兵造成極大困難。
韓愈與柳宗元曾深刻談論過哲學層面,發現儒家關注歷史與現實社會,鬼神方面卻沒有涉及,這在科學知識不豐富的古代是致命的。因為空白的領域就是佛教、道教廣闊的精神領地。
於是在僧侶迎接舍利返回長安的路上,韓愈千史留名的《諫迎佛骨表》上書給了唐憲宗。文章的內容很是犀利,本來是反對過分信奉佛教,但為了增加論據,他竟然本著不科學的態度將皇帝壽命扯上了聯繫。
憲宗看了奏章之後大怒,命幾個宰相傳閱《諫迎佛骨表》,並決定處死韓愈。老上級裴度替韓愈求情,說他雖然口無遮攔但內心忠誠。
憲宗氣呼呼地問:「韓愈說我信佛過頭,我承認。可他說信佛的皇帝都短命,這不是往死裡咒我嗎?我弄死他過分嗎?」
裴度艱難地左擋右支,又拉攏一大幫人求情,才勉強保住韓愈的性命。最後一代大文豪在去潮州的路上又留下一句「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來表達自己的不甘。
《諫迎佛骨表》其實是佛儒之間數百年競爭的總爆發,後韓愈、柳宗元發起的古文運動可以更好地闡釋、推廣儒學思想,才有了後來的「唐宋八大家」。
相關內容: 韓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