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衣的內容原文是什麼?詩經中的緇衣該怎麼賞析?

緇衣的內容原文是什麼?詩經中的緇衣該怎麼賞析?

緇衣的內容原文是什麼?詩經中的緇衣該怎麼賞析?

詩經

緇衣【先秦】佚名,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這首詩中洋溢著一種溫馨的親情,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首描寫國君與臣下關係的詩,還不如說這是一首寫家庭親情的詩更為確切。當代不少學者認為,這是一首贈衣詩。詩中「予」的身份,看來像是穿緇衣的人之妻妾。孔穎達《毛詩正義》說:「卿士旦朝於王,服皮弁,不服緇衣。退適治事之館,釋皮弁而服(緇衣),以聽其所朝之政也。」說明古代卿大夫到官署理事(古稱私朝),要穿上黑色朝服。詩中所詠的黑色朝服看來是抒情主人公親手縫製的,所以她極口稱讚丈夫穿上朝服是如何合體,如何稱身,稱頌之詞無以復加。她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如果這件朝服破舊了,我將再為你做新的。還再三叮囑:你去官署辦完公事回來,我就給你試穿剛做好的新衣,真是一往而情深。表面上看來,詩中寫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贈衣,而骨子裡卻唱出了一位妻子深深摯愛自己丈夫的心聲。

全詩共三章,直敘其事,屬賦體,採用的是《詩經》中常見的復沓聯章形式。詩中形容緇衣之合身,雖用了三個形容詞:「宜」、「好」、「席」,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無非是說,好得不能再好;準備為丈夫改制新的朝衣,也用了三個動詞:「改為」、「改造」、「改作」,實際上也都是一個意思,只是變換語氣而已。每章的最後兩句都是相同的。全詩用的是夫妻之間日常所說的話語,一唱而三歎,把抒情主人公對丈夫無微不至的體貼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相關內容: 詩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經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