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先秦】佚名,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孑孓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孓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孓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此詩寫一位尊貴的男子駕車驅馳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車馬隆隆,旗幟飄揚。接下來是對旗幟和車馬的特寫:旄是「素絲紕旟」,用素絲織的流蘇鑲在旗幟的邊上,可見其色彩鮮明及飄揚姿態;馬是「良馬四旟」,四匹高頭大馬駕車而行,十分氣派,意氣風發。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幟越來越漂亮,距離浚邑越來越近,車馬排場越來越盛。而離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詩全用賦體,採用重章疊句的結構,但完全重複的句子僅「彼姝者子」一句,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詩中的重要性。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西方美人』,亦稱聖王,則稱賢以姝,亦無所疑。」持「美好善說」的毛詩說以為「姝者」是衛國好美善的大夫,持「訪賢說」的朱熹則以為「姝者」是衛國的賢人,但他們都認為「旟」指代的是衛大夫。毛詩說以「旟」為「賢者樂告以善道」(《毛詩序》)的對象,朱熹以「旟」為「答其禮意旟勤」(《詩集傳》)的對象。「旟」指代的應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訪賢說」,那「旟」必然是指被訪的賢人。「何以畀(予,告)旟」,正是訪賢大夫心中所想的問題:將贈送他們什麼東西以示禮敬?將告訴他們哪些事需要請教?
關於詩中是「四旟」「五旟」「六旟」,《毛傳》解為「御四馬也」「驂馬五轡」「四馬六轡」,認為「良馬四旟」「良馬五旟」「良馬六旟」是說大夫駕車建旌旄而行。對此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說:「服馬四轡皆在手,兩驂馬內轡納於觖,故四馬皆言六轡,經未有言五轡者。」又引孔廣森語曰:「四旟、五旟、六旟,不當以轡為解,乃謂聘賢者用馬為禮。三章轉益,見其多庶。《覲禮》曰:『匹馬卓上,九馬隨旟。』《春秋左傳》曰:『王賜虢公、晉侯馬三匹。』『楚公子棄疾見鄭子皮以馬六匹。』是以馬者不必成雙,故或五或六矣。」
從詩藝上說,「在浚旟郊」「在浚旟都」「在浚旟城」,由遠而近,「良馬四旟」「良馬五旟」「良馬六旟」由少而多,章法是很嚴謹的,而「何以畀旟」「何以予旟」「何以告旟」用疑問句代陳述句,搖曳生姿。如果按「訪賢說」,那麼此詩反映訪賢大夫求賢若渴的心理可謂妙筆生花。
相關內容: 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