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彼殷武1,神速殷軍奮威武,
奮伐荊楚2。大軍奮勇攻荊楚。
深入其阻3,深入敵境克險阻,
裒荊之旅4。荊楚全軍盡俘虜。
有截其所5,神威所到齊平服,
湯孫之緒6。湯王武功子孫續。
維女荊楚7,你們荊楚一小邦,
居國南鄉8。偏居中國在南方。
昔有成湯9,昔我遠祖商湯王,
自彼氐羌十,即使邊遠的氐羌,
莫敢不來享(11),無人敢不獻寶藏,
莫敢不來王(12),無人敢不朝殿堂,
曰商是常(13)。都說情願服從商。
天命多辟(14),天子大封諸侯國,
設都於禹之績(15)。各建國都在禹域。
歲事來辟(16),年年來朝禮不缺,
勿予禍適(17),不予罪責君臣悅,
稼穡匪解(18)。農田務須勤耕作
天命降監(19),天子派員察民情,
下民有嚴(20)。民奉王威須恭敬。
不僭不濫(21),不敢妄為守法令,
不敢怠遑(22)。不敢怠惰廢光陰。
命於下國,王命下降萬國遵,
封建厥福(23)。各守封疆受福蔭。
商邑翼翼(24),商都整齊又繁盛,
四方之極(25)。它是萬國好標準。
赫赫厥聲(26),聲名赫赫天下聞,
濯濯厥靈(27)。光華燦燦有威靈。
壽考且寧,享年長久又康寧,
以保我後生(28)。後代子孫獲庇蔭。
陟彼景山(29),登上高高景山巔,
松柏丸丸(30)。山上松柏挺又圓。
是斷是遷(31),鋸斷樹木又搬遷,
方斫是虔(32),砍削成材宜營建,
松桷有梴(33),根根修長松木椽,
旅楹有閒(34),無數大柱粗又堅,
寢成孔安(35)。寢殿築成享萬年。
[註釋] 1撻:行動迅疾的樣子。殷武:殷商的武力。2荊楚:楚 國。《說文》:「荊,楚木也。」《左傳·孔疏》:「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猶「殷商」可分言,可亦合言(俞樾《釋殷商》)。3深:「深」的本字。段玉裁認為應作「粲」,意謂「大道」(《詩經小學》),那麼此句應解釋為「由大道進入險阻」,亦可通。阻:險要之道,關隘。4裒(pou):俘獲。旅:眾,軍隊5有截:整齊劃一,一齊平服的意思。其所:指楚地。6緒:王業的統緒。7女:汝。8國:中國。古代稱中原曰中國,是華夏民族的中心地帶9成湯:商湯王,殷商開國君主。十氐羌:氐族和羌族;古代邊疆部族,分佈在今甘肅、青海等地。(11)享:奉獻。(12)來王:前來朝見。(13)常:通「尚」,服從。(14)天命:天子旨意。多辭:諸侯。(15)禹之績:績是「跡」的假借字。禹之跡意為大禹治水所經過的九州,亦即「禹域」,泛指中國大地。(16)事:從事,謹守。來辟:來朝。(17)禍適:懲罰。(18)稼穡:農業生產。解: 通「懈」。(19)監:考察;監督。(20)嚴:畏敬。(21)僭:越分,無禮。濫:過差。(22)怠:懶惰。遑:閒暇,不做事。(23)封建:分封立國。厥:其。或作語助詞解,亦通。(24)翼翼:整齊繁盛的樣子。(25)極:榜樣。(26)赫赫:顯著的樣子。(27)濯濯:光明。靈:神靈,指祖宗神靈佑護。(28)後生:後代子孫。(29)景山:商朝故都西亳(今河南偃師)附近有景山,春秋宋國都城北亳(今河南商丘)附近也有景山。究指何處的景山,亦系古今文學者爭論的焦點之 一。又景有「大」義,故亦有人釋景山為大山。(30)丸丸:光滑挺直的樣子。(31)斷:砍伐。遷:運輸。(32)斫:斫削。虔:「榩」的假借字。將木材斫削成美質的意思(據陳喬樅《毛詩鄭箋改字說》)。(33)桷:方形椽子。梴(chan):木材長長的樣子。(34)旅楹:許多柱子。旅,眾;楹,柱。有閒:「閒閒 ,大的樣子。(35)寢:寢廟。意為祖先靈寢之地
[賞析] 這首頌詩的創作時代和稱頌對像,歷來解釋極為分歧。《詩序》說是祭祀商高宗武丁的頌歌,則此詩當作於公元前十三世紀左右,應是《詩經》中最早的詩篇之一;但今文學派根據三家詩的解釋,說是春秋時宋襄公伐楚時讚美其父宋桓公的樂歌;宋是商王朝的後裔,故列於《商頌》。據後說,此詩當作於前六世紀。兩派學者各有理由,互相駁難,至今難以定論;但不論哪一說,詩意都是稱頌先王的武功,而且都 一直追敘到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從歌頌的對象講,如果是對商朝的中興之主武丁,還不算誇大其詞;如系對宋桓公,則歷史上沒有征伐楚國得勝的記載,這種稱頌就是虛美。但古代宗廟的頌詩,誇大祖先功德,經不起與史實對照的,也是常事。
詩的第一章宣揚伐楚的武功;第二章是對楚人的告誡;第三、四兩章鋪敘天子分封諸侯和臣民在其治理下的秩序;第五章誇國都的繁榮昌盛;第六章以建立宗廟祭祀作結。朱熹曾指出結尾一章的內容和《魯頌·閟宮》相似(《詩集傳》),而微露詫異之色。其實,這類宗廟祭祀樂詩雖不一定相互摹仿乃至抄襲,但內容、情調和格式大致相同,如同一規格,彼此相似是不足為怪的。比起漢魏以降的郊廟樂歌來,究竟生動得多。
相關內容: 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