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土家族編織工藝大致可分為籐編、草編、竹編三大類。
籐編:龍山縣地處山區,籐類植物多。主要採集青籐、綿籐、脫去皮,成為編織材料。按土家人的生活習慣和適用性,編織成籐箱、籐籃、籐椅、籐盤、籐席、籐書包等。
草編:土家先人,乃至人類的起始時代,都與草結下了不解之緣。住的草棚(狗窩棚),睡的是草窠。草的編織隨著人們的需要而產生。草服飾:最初編織的是草衣、草帽。土家族傳統戲劇舞「茅古斯」就是穿的原始服裝稻草衣或棕葉衣。現今還普遍使用雨具「遮濕」(蓑衣)。草鞋,是最常見的草編。土家語叫「跡枯蘇」(打草鞋),在腰間繫一呈三角形的彎木,把草鞋排成四根繫在彎木上,套上一根橫木棒用兩腳大拇指下端蹬緊固定成支架,兩手搓緊稻草,在回草繩上來回編織扯緊,栽上耳只,即編成可用。熱於穿草鞋涼爽輕便不傷腳,雨天不易滑倒。還有草蓆、草凳,草玩具,用狗尾巴草編小狗,就可流動。把稻草連接起來,編成長長的草把龍,春節時可以玩龍燈。
竹編:龍山竹多,竹的種類也多,給竹編業提供了天然的豐富材料。龍山的竹編是從原始性的「握搓」(圍獵)開始的。竹子易彎易扦又能打結,是圍柵欄的好材料。人類的發展,生活的需要。人們利用竹子的性能,編織各種日用品。土家族竹編工藝大致可分三類。
1.篾編類:劃竹成條,去掉屢篾,用青篾編織筐、簸、簟、席(床墊)籃、箱等和裝飾品。
2.絲篾編類:用鋼刀取篾,細勻如麻線,韌柔如鋼絲。主要編織花籃、飯簍、背籠和小兒搖籃(窩桶)等。土家姑娘出嫁,忍受家要打發一個精緻的背籠(他得來站背),接親時由摸米背著。三朝回門時由新郎背著看望岳父岳母。生了小孩,外婆家要送一個娃娃背籠,外孫由這只背籠背大成人,這就是《小背簍》的文化內涵。最有特點的是竹搖籃(窩桶),式樣美觀,搖起來輕便、穩當,嬰孩睡得舒適、安全,加上優美的搖籃曲,搖著兒時的甜夢,搖過逗人的年華,搖出棟樑人才。
3、綜合類:用竹筒、竹片、竹條、扁篾、絲篾等進行組合,製成桌椅、凳、花架、竹床、鳥籠、玩具等工藝品。
相關內容: 土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