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人吹木葉,據來鳳縣百福司鎮合關村吹木葉傳承人張開友介紹說,他們家祖祖輩輩都吹木葉,還說他父親吹木葉吹得特別好,可以吹出二十多種鳥叫聲,聲音很像,還可以吹出豬、馬、羊、牛等叫聲,可以用吹奏木葉的聲音把馬、牛、羊等呼喚到面前。另外,他可以用木葉吹出好聽的山歌,而且可以與他人對吹,旁人能聽出他們吹的內容,聲音悠揚,高亢動聽。可惜他沒有學到父親那手絕活,目前,他只能吹出部分鳥鳴及一些山歌,一兩段京劇調子。介紹完後,他就順手從山道旁樹上扯下一張樹葉,用雙手捏著含在嘴中吹了幾首山歌和《紅燈記》、《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選段。
土家族不少男女都可以吹木葉,只不過是有吹得好與不好之分。如果單吹幾聲鳥叫,基本都會。大山深處的不少樹木之葉,都是木葉吹奏的材料,但是要選較軟和較嫩的那種葉子,吹出效果才好,才清脆,並富有一定的顫音。
土家族人吹木葉,也不是一學就會,而是要經過多練才有收穫。選擇木葉也是關鍵,老了不行,太嫩了也不行,要選不老不嫩的葉子才能吹奏出優美的歌聲。
吹木葉最好是清早起來練習比較適合,因為早上樹葉非常新鮮,還沾有露水珠,放進嘴裡富有清新感。特別是學鳥叫,先是聽准某種鳥叫聲後,才開始練,要反覆練多次,才能達到像音效果。要想把吹木葉這種特技學好,最起碼要三年以上才能成功,但還不算精湛。
土家族人吹木葉傳承已久,很早年代,土家族祖先就用吹木葉方式狩獵,打逢逢雞以及其它的獸類,都很成功。對於用這種形式來吹奏山歌,在土家族有關志書上尚無記載。但在唐朝時期吹木葉非常盛行,記載較多。《新唐書‧言禾志》就有「吹葉一人」的明確記載,那時,吹木葉藝人身價倍增,受到宮庭樂班的特殊重禮相待。
如果你略加注意古典名人詩句的話,就可以從中發現白居易的一首詩:「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轉葉吹為玉笛聲。」憑以上詩句就證明白居易這位偉大詩人,不僅會作詩,而且可以深入其境,觀察甚微,初次觀察就能知道樂妓手裡拿的是什麼,能吹出如此微妙的歌聲,所以後面那一句「轉葉吹為玉笛聲」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還有唐代詩人郎士元的《聞聽楊葉者二首》詩詞,其中第一首就把吹木葉描述得更加真實,如「妙聽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悢賒。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
唐代詩人對樂妓的觀察是真實生活的寫照,證明唐朝時期宮庭中就用上吹奏木葉這種鄉土音味,而且吹奏技藝如此之高。這就更加說明,吹木葉在唐代比吹奏其它樂器難度要大,顯出了它的獨特價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別的樂器哪種不值得去寫去描述,而詩人偏偏把吹木葉描寫放在其重點突出部位。沒有「天生一藝更天倫,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別離攀析處,當應合有斷腸人」這樣的絕世佳作。
所以說,吹木葉是個比較特殊的樂工,吹出的音樂感人魅力不同凡響。
據四川省成都博物館展出的五代前蜀皇帝建墓中二十四幅浮雕中,有一幅就是一位樂師口含木葉吹奏的圖像。吹奏木葉樂人席地盤腳,衣襟端正,右手兩指盆開扶葉,左手拿著一串備用木葉,整個形象表情十分逼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栩栩如生。給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吹奏木葉絕技的行家理手。
土家族人雖然可以用任何一種木葉吹奏,但並不是所有的木葉都能吹出優美、清脆、婉轉的歌聲。同時,山裡還有不少木葉有毒,不能隨便放入口中,假如選擇不識就會中毒。所以說吹木葉第一手就是如何選好木葉。通常所選的木葉有如下幾種:桔樹葉、柚樹葉、桐樹葉、柳樹葉、龍眼葉、青樹葉及映山紅樹葉。還要優中選優,一般以厚薄均勻、正反兩面平整光滑、柔韌適度、不老不嫩的樹葉為佳。葉子太嫩不易發音,老葉子太硬,音不柔美。選擇木葉時長寬要適中,還要多選幾張備用葉。
木葉傳人張開友介紹說:「平常在山上吹木葉,可以隨便吹奏、練習,但在接待客人中吹奏木葉,必須掌握好自己的心態,一是不緊張,二是放鬆自然。吹奏時,將木葉橫放在嘴下唇,輕含住樹葉,手指扯住葉子的兩端,右手食指、中指稍微岔開,輕鬆地貼在葉子背面,拇指反向托住葉片下緣,使食指、中指按住的葉片上緣稍微高於下唇,運用適當氣流吹動葉邊,讓葉片振動發音。這時的葉片就是簧片,口腔如同共鳴箱,雙手也可以幫助起共鳴作用。通過嘴勁、口形、舌尖的控制,手指繃緊或放鬆葉片等多種技巧,改變葉片的振動頻率,可以吹奏出高低強弱不同的音調,還可以達到十一二度。
如果能夠靈活地掌握不同的吹奏方式,發出的聲音就會更加清脆,還會產生波浪音,發出優美動聽的旋律。吹木葉技巧很高的吹奏師,可以一口吹奏兩張木葉。不過,現代人都是把金錢放在首位,誰又去苦練這種口中不技呢?如果吹木葉能夠發揮大作用,獲取經濟效益,當然也會有人去下苦練這個技巧的。像我,要好好地練半年,技巧肯定有進步。吹木葉技巧你說它難也難,說它不難也並不難,其實只要掌握了技巧,隨心所欲,不拘格調,多練,就可以吹出優美動聽的歌聲。」
土家族本身就是善舞的民族,加上深山老林有的是木葉,而且還可利用勞動間歇,學練吹木葉,自然條件最適合。過去,來鳳田詩學同志就會吹木葉,還把木葉吹上省、州大雅之堂。他曾經說過:「吹木葉一靠心計,二靠耐力,三靠技巧,只要達到了這三項,你吹木葉的技術起碼達到一半功底。只要有功底,要學吹奏東西,山裡太多,有上百種鳥叫聲,有也不少昆蟲的叫聲,都是學練吹木葉的選擇對象。如果一個人吹木葉吹得很好,你可以聽出他吹奏木葉所發出的聲音,知道他的心事,高興時吹奏的木葉最令人興奮,因為它優美動聽;如果不高興,他所吹的音調就顯得悲泣憂怨。」
土家族過去有吹木葉傳情,從男女雙方吹出的聲音就可以辨別各自的內心情感。當今還有一首山歌就是這樣唱的:「滿山木葉堆成堆,問郎會吹不會吹,有朝一日學會了,只用山歌不用媒。」
總之,土家族吹木葉的傳承,對研究民族音樂、群眾文化的發展,既有作用,又有價值。
相關內容: 土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