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缺月掛疏桐主要內容是什麼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是蘇軾被貶黃州在住所定慧院所作,是其明志的一首詞。蘇軾當時被貶,可見心境很是鬱悶,缺月、疏桐、幽人、孤鴻道盡心中淒涼。後四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卻表達了自己志存高潔心存高遠不與流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也表達了自己對現在這種不好的境遇的一種預見性。
因為烏台詩案蘇軾險些被殺,之後就被貶黃州,《卜算子﹒缺月掛疏桐》也是誕生於此,蘇軾當時一個人孤獨淒苦,親戚朋友都不在身邊,雖然是被貶但是也和被監視被軟禁差不多,連個話衷腸的人都沒有,所以詞中才以幽人、孤鴻自居,以景喻情,以物喻人,短短數語就將蘇軾當時的情境點畫出來。
跟著詞句,想想當時的情景,一個頭髮花白的男人孤獨的坐在窗前,窗外殘月如鉤,映襯著院子裡輸液落盡的梧桐樹,怎一個淒涼了得,而這個坐著的男人內心也是不平靜的,此刻他的思緒百轉千回,一時想到自己的境遇想到自己的不得志,內心愁苦不堪,但轉念自己經歷的這些終歸會過去,絲毫不能動搖自己的想法與目標,內心又回歸平靜與堅定。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中的最後兩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成了千古絕句,道盡天下清流人士的決心,成為很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蘇軾的初夏主要內容是什麼
蘇軾,世人稱之為「蘇東坡」北宋人士,著名的豪放派詩人、政治家、文學家,蘇軾因為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歌被稱為「宋代的典範」他的詞,被譽為「為詞立法」其中《阮郎歸·初夏》描述了夏天特有的韻味。
這首《初夏》是蘇軾在夏天午睡時所作,大概的意思是說,少女睡眠正酣之時,被掉落東西的聲音所擾,內心有些不快,只得起床,起床後看見窗外的嫩綠的柳葉,聽見窗外的蟬鳴,便一掃自己的不快,高興的出門了,窗外小溪在流淌,荷花開的正好,讓人不禁的欣喜。
這首詞一改往日蘇軾閨情詞的相思、苦悶、倦怠等之情,展現出少女沉浸於自然美色,與初夏生機勃勃的景象渾然天成,為少女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活力,展現了少女單純、天真和對生活的熱愛。
《阮郎歸·初夏》的巧妙在於將對人的描寫、對物的描寫、對環境的描寫,交叉進行,上半聯是對靜態事物的描述,下半聯是對動態事物的描述,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構造出一幅活潑自然的庭院初夏圖。
蘇軾的政治仕途一直不順,入朝為官,經歷了三起三落,蘇軾繼承了儒家、道家兩大學派的素養,自有一種樂觀曠達、清新灑脫的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透過史詩,表達著自己對待生活的熱情和美好事物的嚮往。
詩人蘇軾思想是什麼
蘇軾是文學大家,他也是宋朝文學上的一名代表。蘇軾在政治立場上堅持以儒家的精神為準,在生活上蘇軾也採取的是豪邁、曠達的脾性,很是超脫自然。蘇軾的這種對於豪邁、真摯的性格給當時的人們和後世的文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追求豪邁的人生和思想成為了他們的追求。
首先是蘇軾的多才,他的思想是廣闊的,能夠納入萬物,也造就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對於他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影響,豪邁的氣魄讓他的詩詞也有種氣吞山河之勢,也被後來的熱血文人們所喜歡。
蘇軾的思想不是那種柔婉性的,所以蘇軾對以往以柔婉為主的詩詞做出了改革,他給詩詞裡注入了陽剛之氣,這也是對於詩詞的一種改革,正是由於這一次的改革,開創了新紀元。
正是由於思想對於當時的人們影響,也給蘇軾造就了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和魅力,蘇軾的思想和詩詞融為一起,由於當時官途的坎坷,蘇軾的思想由原來的傳統慢慢的轉換為豁達和豪邁,所以無論他在詩詞還是散文上都體現出了這一種獨特的風格。
蘇軾的思想正是由著他的性格、和人生所面對的種種事情而發生著改變,如果沒有了官途上的失意,也許蘇軾並不會有如今這麼深的造詣,思想是一種層次性的東西,同時思想也是控制著一個人。所以蘇軾的思想影響了很多人。
相關內容: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