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漢族傳統麵食,深受人民的喜愛,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一種麵食。餃子的起源眾所紛紜,據說唐太宗喜歡吃丸子,但又怕油膩,所以讓廚師在肉中加菜,製作清淡的丸子。廚師照做了,可是加了菜的丸子不成型,於是廚師就想了個辦法,將丸子用面皮包住水煮,結果唐太宗非常喜歡,連稱好吃,從此餃子就流傳開了。這個時候的餃子叫牢丸。
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圍鍋轉。」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而餃子就是除夕夜和初一必不可少的食物。餃子成為中國人的節日食物並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本身就有吉祥的寓意,符合節日氣氛。常見的餃子形如元寶,過年食用有財源廣進之意,符合人們致富的心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也有一種祥和、喜慶的過年氣氛。在做飯的同時,可以增添濃厚的親情。
春節吃餃子並不是近代才有的新規定,而是從古代承襲下來的。明代的《明宮史》中,就已經記載了除夕夜吃餃子的情景。「五更起……飲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這裡的扁食即是餃子。直到現在,有些人家過年包餃子的時候仍會包進去一兩枚洗乾淨的硬幣,誰吃到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財運亨通。此外,也有人會在餃子裡包入花生、紅棗、糖塊等。
春節吃餃子也有很多講究。一,餡要清素。二,家裡能幹活的人必須要全部動手,寓意親和人氣旺。三,煮餃子必須用秸稈,預示著生活節節高。四、吃前要先放炮,意為驅邪除惡。五、吃的時候要按輩分依次進食,小孩不能上桌,而且一定要吃雙數才吉利,不能吃單數。 除了春節外,冬至也有吃餃子的習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除夕夜吃餃子的習俗也有不同。河南地區將餃子和粉皮一起煮,意為「玉帶纏寶」。山東人必須吃素餃子,不能放葷,寓意新的一年素素靜靜,平平安安。東北人除夕夜吃酸菜豬肉餃子,意為酸寶。陝西人則將餃子和麵條一起煮,意為「玉帶纏寶」。蘇杭一帶則吃蛋餃和胖頭魚,但魚只吃魚身,留下頭和尾,寓意金銀元寶和有頭有尾。
創建於清道光年間的瀋陽老邊餃子館和光緒年間的天津白記餃子館是眾多餃子館中的佼佼者。它們歷史悠久,屬於中華老字號,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現在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包出不同品種的餃子,用餃子這種中國特色飲食元素為新年增添濃厚的節日喜慶氣氛。
相關內容: 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