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讀這闋詞,感覺辛棄疾真是一個大好人啊!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濟南府(今濟南市)人。他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豪放派詞人,與蘇軾並稱「蘇辛」。他二十一歲自家鄉濟南歷城參加抗金義軍,之後投歸南宋。他力主抗金,但一直不能真正得到重用,四十二歲時更是遭讒被貶,只得退居上饒帶湖家。黃沙道是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的鄉村道路,南宋時是黃沙嶺人到上饒古城的官道。這闋《西江月》(「西江月」為詞牌名)即是辛棄疾被貶期間,經黃沙道回到貶所帶湖時所寫。

為什麼讀這闋詞時感覺辛棄疾是一個大好人呢?

你看,在他眼裡,不,在他心裡,這黃沙道中,一切都是那麼美,簡直就是醉美醉美的!

明月驚鵲,清風鳴蟬,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稀星掛天邊,點雨落山前,茅店社林(土地廟邊的樹林)邊,路轉溪橋見。

這些景象很美嗎?很美。但我們想一想,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正值壯年,因遭讒言而不得不中斷高遠的理想,捲起濟世的才華,他的眼裡還能見得到這樣的美景嗎?一般而言,是很難見得到的,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太可能放在這路途中的景色上啊。但辛棄疾不是一般的人,所以他見到了。他甚至將明亮的月光是怎樣將樹枝、樹葉照得清清楚楚,都描繪進了詞中。別枝,就是使樹枝、樹葉分別得清清楚楚。

他不僅見到了,而且還聽到了平常人都聽不到的稻花在陣陣香氣的相互問候中憧憬著今年的大豐收。

今天我們對稻子是否豐收沒有什麼感受了,但在古代,在農業為本的農業文明時期,稻子是否豐收則是關係著天下是否安泰、百姓是否能過上幸福生活的頭等大事。辛棄疾雖然遭受了貶謫,但他的心中依然有著仁愛天下的情懷。所以,聞到稻花香,他就期待著豐收,表現出憧憬著豐收的喜悅。

這樣的辛棄疾,確實是一個大好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