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泊船瓜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泊船瓜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是王安石52歲第二次拜相時,途經瓜洲所作。瓜洲在揚州南郊,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他由江寧(今南京)出發,順長江直下,抵達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然後輾轉瓜洲,入運河抵都城汴京(今開封)。

詩中寫他從瓜洲眺望長江對岸的京口,再回望西南的鍾山(即今南京紫金山)。看到滿眼的江南春色,想到什麼時候重回江寧。王安石本是江西臨川人,17歲時隨家人定居江寧,後終老江寧,可以說,江寧是王安石第二故鄉。

這首詩一經產生,就傳遍天下。

一是意境邈遠。瓜洲→長江→京口→數重河山→鍾山→江南岸,在春風吹拂之中、明月朗照之下,視域層層推演,綠意不斷延展,氣象隨之廓大再廓大。讀者隨著詩意的展開也逐步融入無邊的春潮之中,真正是言說有盡而意蘊無窮。

二是「綠」字傳神。相傳王安石創作時,初寫「春風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後批注「不好」;改為「過」字,又圈去;再改為「入」「滿」……最後定為「綠」字。「綠」字之妙,既與春色相契,更與春色隨春風的抵達相契;不僅是狀寫春天的形貌,而且生成春天的形貌。王安石是大詩人,他創作詩歌追求精益求精,常常一改再改,是「煉字」的「超模」。

三是音韻曉暢。全詩不僅押「an」韻,而且四句全押「an」韻;不僅四句全押「an」韻,而且四句中還夾雜有多個後鼻音音節,如「京」「鍾」「江」「明」。這樣,28個字在前後鼻音的錯雜中展開,真正是迴環往復,「嚶嚶成韻」。高昂中有低回,低回中有圓潤,圓潤中生悵然。

讀者不妨再找一找,看看像《泊船瓜洲》這樣音韻的詩還有哪些。恐怕很難找到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