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人日思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人日思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今天肯定有許多人沒有聽說過「人日」這個詞,看到後也不知何意。但這個詞,在唐宋時期是「熱詞」。

相傳女媧創世,相繼造出雞狗豬羊牛馬人。人們為紀念女媧的功業,定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人日」即人的生日,又稱人勝、人慶、七元等。這一天,人們闔家團聚,共慶人的誕生。「人日」興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後來逐漸消失。唐代詩人高適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名句。薛道衡的這首《人日思歸》更是久負盛名。

薛道衡(540-609),是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薛道衡生活的時代,正是春節期間過「人日」風氣很濃的時候。寫作此詩時,詩人作為隋使者正出使陳朝。離家兩年了,歸家的心情非常急切。因此,在這個團聚共慶的日子,自然就想起兩年的客居生活,看到大雁北歸,就想起自己不得北歸的處境。

此詩最為人稱道的是,將「才」「已」這樣的時間詞巧妙地融入詩中,給人度日如年之感;用「後」「前」這樣的時間詞故意造成時間落差,突出思鄉之切。「落」在北歸大雁之「後」「歸」,說明詩人正在與大雁爭先;「在」春花開放之「前」「思」,說明詩人比春花思春之心更急。這樣,人雁花共競春歸,詩意層層生發,意味盎然。

上面提到的「時間詞」是一個很值得瞭解的概念。像「才」「已」之類的時間詞,古人歸於虛詞一類。古詩寫作進入近體詩寫作後,這類時間詞已成為詩意生發的重要憑借。所以,讀近體詩一定要對這類語詞有敏銳的感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