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荊溪
【唐·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
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
眼看山頭月落溪。
如果你是一個注意觀察自然的人,如果你對二十四個節氣很感興趣,你就會發現,陳羽筆下的小雪時節的景物,真的是惟妙惟肖。
按理,晴天陽光充足,蘆葉怎麼會「暗」呢?這與季節和植物本身的習性相關。大體上說,景物的色澤自春天開始逐漸明亮,至深秋達到透亮,然後又逐漸轉暗。這一特徵在四季分明的長江流域就表現得更加鮮明。立冬之後就是小雪,小雪一到,長江流域儘管還沒有完全進入冬天,但山山水水整體上也會轉「暗」。蘆葦經過秋末冬初的霜打之後,深秋透亮的黃葉就逐步轉為褐色,慢慢枯萎了。陳羽就是江東人,荊溪又在江蘇宜興,所以他說「小雪已晴蘆葉暗」是非常準確的。
都說唐詩是形象的,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一幅好畫有許多標準,畫面的統一感,色澤豐富中的協調感,也是重要標準。我們看,這首《夜泊荊溪》統一於冷色調中,陽光、蘆葉、長波、鶴聲為一幀,孤舟、流水、山頭、月落又為一幀。兩幀先後承接,非常豐富,且十分生動,「長波乍急」「山頭月落溪」就如在眼前。
當然,所有這些,都融於一個「真」字中。沒有「真」生活,就沒有「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