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伊斯蘭教
撒拉族原來沒有教派之分,都屬於遜尼派中的「閣的木」教坊制度。自清代乾隆年間,河州回族聚居區產生了「門宦制度」和一些不同教派後,先後傳入了撒拉族地區,並開始了教派之分和教派之爭。《循化志》(卷八)說:「回教一而已矣,所法滅經三十本出自唐時其祖師馬哈麻(即穆罕默德)所為,因民世守之。到乾隆初年,而河州回民始有前開、後開之異。……其始不知何時,然教自是分為二。」「前開」是先開齋後禮拜,「後開」是禮拜後再開齋。「顧其異者,節目之不同也,無二經也。」[《循化志》(卷八)],乾隆年間河州回民馬來遲從阿拉伯朝覲歸來,倡誦「冥沙經」,並到撒拉族地區傳虎夫耶派的花寺門宦。此後,撒拉族中的伊斯蘭教開始分派別,源別支流日益增多,例如老教、老新教、新教,是根據教派所傳時間而定的。除以上教派之外,另有哲赫耶一派。
在宗教制度和宗教儀式方面,撒拉族還有許多與其他民族和地區不同的特點。每個撒拉族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寺院的組織情況是:每個「海依寺」聘大學阿訇一人,二學阿訇一至二人,「滿拉」若干人。此外,清真寺裡還推選一個專門侍奉開學阿訇的人叫「穆扎維」,此人選須是精明能幹、勤快麻利的。另外,撒拉族在宗教上曾有過一種名為「尕最」總掌教的教長制度。
撒拉族穆斯林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一整套宗教制度,實行念、禮、齋、課、朝五項功修,稱之為「五功」或「五樁天命」;過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開齋節、宰牲節和聖紀節。
《古蘭經》
撒拉族的先民從中亞遷來循化時帶有伊斯蘭的根本經典《古蘭經》。這部《古蘭經》是穆罕默德時代大賢奧斯曼親手在精製羊皮上抄寫的,全世界僅存四部,這一部現仍完好地保存在循化,撒拉人視為至珍。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它是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針對遇到的各種具體情況由哲伯伊勒天使陸續降示給他後宣佈的"安拉啟示"的彙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寶命真經》等。
中世紀伊斯蘭經注學家常以「克塔布」(書、讀本)、「啟示」、「迪克爾」(贊念)、「真理」、「光」、「智慧」等來稱呼。它是伊斯蘭教信仰和教義的最高準則,是伊斯蘭教法的淵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據,是穆斯林社會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為的準繩,也是伊斯蘭教各學科和各派別學說賴以建立的理論基礎。
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
伊斯蘭教六條基本信仰綱領的總稱,簡稱「六信」。亦稱為「基本信條」或「信仰總綱」。系阿拉伯語「阿戛伊德·西特」的意譯。即指: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後世、信前定,統稱「六大信仰」。信仰總綱最基本的信條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其核心為「認主獨一」。中國穆斯林稱信仰為「正信」(即遵奉安拉之道)、「明德」(即明曉並承認基本信條)。
相關內容: 撒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