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龔自珍《對策》:「進身之始;言不由衷。」
釋義:意思是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言不由衷的歷史故事】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弱,周天子不再受到諸侯的重視。鄭莊公成為周平王的卿士後,執掌著朝中大權,他對平王就很不尊重。周平王有好些事情,不得不交給同時也在朝裡做官的西虢公去處理。鄭莊公因此對周平王很不滿意,認為平王是有意要讓西虢公代替自己處理朝政。周平王向鄭莊公解釋說他沒有這樣的意思,為了進一步消除隔閡,雙方決定互換人質,以示信任。於是,周平王的兒子狐去鄭國為質,而鄭國的公子忽也到周國為質。
可是,就在這年(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了,平王的孫子姬林繼承王位,史稱周桓王。周桓王即位,也想委政於西虢公。鄭莊公非常生氣,就在這年四月,派大夫祭仲率領兵馬到周王畿內的溫邑(今河南溫縣南),把已經成熟的麥子全都割走了,並全部運送到鄭國。秋天,祭仲又帶兵到周王畿內的成周(今河南洛陽東),把那裡成熟的穀物也全部割跑,運回鄭國。從此,周鄭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糟糕,彼此間結下了仇恨。
當時,有正直的史官在評論這件事時指出:「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左傳·隱公三年》楊伯峻註:「人言為信,中同衷。」)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不是從內心裡說出來的真話,即使交換人質也是沒有信用的。如果相互間能坦蕩、真誠,而且都能用禮儀來約束自己,即使沒有人質,誰又能離間得了相互間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