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諸神:龍的傳說,龍生九子

華夏諸神:龍的傳說,龍生九子

華夏諸神:龍的傳說,龍生九子

華夏諸神

龍王:

古代傳說中的四靈之首,靈獸之王,始以六朝五代時期,宋朝以後各地建龍王廟,天旱時百姓向其求雨。明成祖封龍為王,開拜祭龍王之風氣。

黃帝乘龍:

是接近帝王權臣依附權勢的意思。傳說黃帝升天時,有一飛龍來迎接,黃帝就乘龍升天了。其大臣也想升天,乃扯住龍髯,結果扯落了龍髯也沒上去,只好望天號哭。

龍抬頭:

傳說驪山大旱,有個青年農民受高人指點找水,千辛萬苦找到降龍木,去到小龍住的河邊攪渾河水。小龍被攪的頭昏腦脹,就竄出水面與水生搏鬥。水生吃下土地公送的二個仙桃,力大無窮,躍上龍背,揮起降龍木就打。小龍打敗,只好前往驪山播雨。那天剛好是二月初二,自此二月初二起下雨,俗稱龍抬頭。

鯉魚跳龍門:

在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和陝西省韓縣東北峭壁對峙名叫龍門,每逢暮春時節,就有鯉魚蜂擁而來,頂著激流,騰跳而上。傳說鯉魚如能跳上龍門以上的水道,即有雲雨相隨,變化成龍。

與龍字有關的成語或詞語甚多:

龍爭虎鬥、龍鳳呈祥、龍吟虎嘯、龍蟠鳳逸、龍眉鳳眼、龍驤虎步、

龍戰虎鬥、龍蛇飛動、龍蟠虎踞、龍潭虎穴、龍生九子、龍飛鳳舞、

龍馬精神、龍躍鳳鳴、龍肝豹胎、龍騰虎躍、龍章鳳姿、龍蛇之章、

龍鍾老態、龍肝鳳髓、龍驤虎步、龍蛇混雜、龍驤虎視、龍山落帽、

龍多乃旱、龍門扶風、龍門點額、來龍去脈、群龍無首、雲龍風虎、

蛟龍得水、飛龍乘方、元龍高臥、畫龍點睛、魚龍混雜、二龍爭珠、

攀龍附驥、伏龍鳳雛、烹龍炮鳳、蛟龍生馬、生龍活虎、亢龍有悔、

乘龍佳婿、降龍伏虎、暴鰓龍門、雲起龍驤、驥子龍文、匣裹龍吟、

打鳳撈龍、葉公好龍、人中之龍、臥虎藏龍、荀氏八龍、望子成龍。

又有龍性淫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又有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是這樣的:

大子名囚牛:

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絃琴等。而蒙古的馬頭琴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

二子名睚毗:

它平身愛殺生,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

三子名嘲風:

是只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

四子名蒲牢:

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鍾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

五子名狻猊:

形似獅子。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

六子名霸下,又名贔屭:

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七子名狴犴,又名憲章:

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名負屭:

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

九子名螭吻,又名鴟尾:

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相關內容: 傳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華夏諸神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