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財神:故名思義,由正統路徑以外獲得的財富,稱為偏財。
土地公:
奉祀『土地公』為財神,主要原因是土地公掌管土地生養萬物之事,而早期社會以農為業的人很多,除了看天吃飯外,還要看地,據說土地公能使五穀豐收,也能使五穀欠收,所以農民很自然奉他為財神爺。而農家信仰土地公則報恩的情意甚濃,所以農家在二月初二這天,還會以土地公金繫在竹枝上,把它插在田間,以奉獻給土地公,倒有春祈秋報豐收的意味。
農曆二月初二是『福德正神』誕辰,民間少不了有一番祀拜,而土地公正是信徒所奉的財神之一。
士地公之所以被敬為財神,主要是一般商人信仰『福德正神』能帶來平安與生意興隆。民間商家照例都在每月的初二、十六,準備四果、牲體祀拜土地公,即所謂的『做牙』,也稱為『迓福』,就是迎福接運的意思,祈求土地公賜予這項福份。
從古代農、商的信仰延伸迄今,土地公自然是位列財神之一,頗受民間尊奉。
【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在民間有許許多多的說法,有人說他本名為何五路,有的人則認為,他是梁陳人,顧野王的第五個孩子,死後被封為五顯神,但是之後以訛傳訛,又被人誤說成是五路神。
另一種五路財神的說法是,五路財神並非一人,而是五個人,至於這五個人的說法,也可以分為二種:一種說法是指杜、尚、華、陳和孫等五人,是為同年同月同日生,有一天在杭州燒香巧遇,因此結拜為兄弟,五人還在天竺觀音寺求籤,結果得觀世音的幫助,經商致富,後來五人重修觀音寺還願,死後就被人們封為五路神。另一種說法,是指唐、劉、張、葛、李五人,這五人生前是江洋大盜,專門劫富濟貧,死後被世人建五哥廟供奉,之後又被稱之為五路財神,或是五顯財神。
在民間也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把趙公明和其手下的四名小神,合稱為五路財神。
而民間也盛行供奉五位家內的神明為五路財神,這五位神明分別是土地爺、馬王爺(或牛王爺)、仙姑、財神爺及灶王爺。
利市仙官:
在民間的財神信仰之中,『利市仙官』往往只是一個配角,在大部份的情況下,他們很少被單獨來祭拜,多半是被畫於財神的二側,算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偏』財神。與上述的正財神不同,偏財神不一定是歷史上真實出現的人物。而『利市仙官』這一個稱呼,很可能只是宋元時代,民間的一種口頭用語,在以訛傳訛之後,才出現這麼一位財神。
『仙官』這種稱呼,或出自道教,而『利市』則很可能是從『利市三倍』這個諺語而來的。經過時代的演變,民間逐漸把『利市仙官』人格化及神格化,甚至也娶了老婆,稱之為利世婆官。到了明代,稱『利市仙官』為姚邇益,或稱為姚少司,而近來『利市仙官』則是民間的財神畫像中,不可獲缺的一個角色。
招財童子:
習俗認為,招財童子是佛教中善財童子的前身。『善財』,其實本意為『善於理財』之意,不過後來民間將其世俗化之後,就和招財進寶扯上關係。
佛經上記載,善財童子出生時,有各種珍寶從房間中冒出來,於是相師為其取名為善財。善財雖有無數的財寶,但他卻認為萬物皆空,並且發誓要修行成佛,終於歷經千辛萬苦,通過了種種的考驗,最後終於實現了成佛的願望,後得觀音的教化成菩薩,現身童子,侍於觀音的左側。
黑白無常:
『生無常,而死有分』,一般人對黑白無常的印象,大多是黑無常著黑衣,白無常著白衣上,如果一旦看到黑白無常二人,就表示自己陽壽已盡,應該準備後事了。但是,在民間的一些習俗和文化中,黑白無常也不一定是如此令人害怕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遇到了黑白無常,只要向其乞討一些東西,日後必定是大富大貴。而且在民間的一些地方戲劇表演裡也可以發現,有時黑白無常會以財神自居,並且在頭頂高高的帽子上寫著『一見生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