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原出自《佛經》,梵文意為傾聽人世間悲慘的聲音,觀世音就是傾聽人世間悲音的菩薩。眾生如遇難時只要喊他的名字,讓其觀到‘世音’,他就會前來救助,是中國人心中最慈悲的女神。唐朝時,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諱,把‘世’字去掉,簡稱為‘觀音’,也稱‘觀音媽’或‘妙善夫人’。
據《佛經》說:觀世音本為印度一位國王的長子,名叫不煦,和父親及弟弟都隨釋迦出家修行,後來釋迦牟尼佛給他父子改了名,父親稱‘阿彌陀佛’,兩個兒子稱為‘觀世音’與‘大勢至’。觀世音在左掌慈悲門,大勢至在右掌智慧門,共同襄贊阿彌陀佛的教化,合稱‘西方三聖’;密教中卻認為聖觀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能引導世人超升至彼西方極樂世界。
觀世音菩薩在印度、東南亞、西藏等地都是男身,起初傳到中國也是男人形象,唐末以後才有女身出現,而且變化多端。
觀世音並非只有一神,在《佛經》中有所謂‘六觀音’、‘七觀音’和‘三十三觀音’之別,一般民間所奉祀的‘聖觀音’是六觀音之一。所有觀音的造形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千手千眼觀音’,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表現。因為世間如同苦海,那個眾生沒有痛苦?因此觀世音菩薩就特別忙碌,唯恐兩隻眼睛看得不夠周詳,兩隻手忙不過來,就發展成千臂千眼等形象。
傳說觀世音的聖靈經常普濟百姓,世人稱為‘慈航菩薩’。古時兵災禍變常起,百姓的心靈祈求神祐,由於祈望著共同的意向,無形中提高了觀世音的信仰地位,俗稱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民宅的祭祀上,觀音與關帝、土地公共為主神。
關於觀世音的由來,有多種傳說和故事,而且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觀音形象。從正統的佛教觀點來看,觀世音對於中國人來說,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神佛;大約是在西元前六到五世紀之時,佛教在印度創建之後,隨之傳來中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西元二六五到五八九年),當時由於戰亂頻仍,中國人因此多半將精神寄托於神佛的崇拜之中,加上漢代之後,佛教經典大量翻譯進中國,因此有關觀世音的經典及崇拜,也就愈來愈在民間普及了。
華夏諸神中,觀世音俱有最多變的形象,可能多達十五種、三十三種或三十七種不等。而且從佛教的教義來看,其認為一切諸法都是空無實性,事物的一些變化,也只不過只是幻覺而已。在許多民間的故事和傳說中,當人們遇到危難時,菩薩就可以幻化出無數種形象,解救人們於危難、險阻之中。
《法華經》云:‘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就是說,這一位菩薩,凡聲音可到之處,就會出現,打救世人。只要你口中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菩薩聽到你叫他的名字,他就會到來,為你除苦惱。故此觀世音有千個化身,應任何人的呼召。
觀世音菩薩
在佛教的諸多神祇中最廣泛地為信徒所敬仰者首推觀世音菩薩,自古以來即被尊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慈航尊者、 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觀音媽、佛祖媽、觀音佛、南海觀世音、大悲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但最普通的是稱為觀世音。《佛教大辭內》註:‘觀音,舊雲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雲觀世自在,觀自在’。又說:‘觀世人稱彼菩薩之音而垂效,故雲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而稱觀世音為觀音,是自唐代避李世民之諱,沿用至今的。
拜菩薩是佛教徒一種普遍的信仰,他們把菩薩看為神,相信拜她,求她定能獲得‘百病消除財富茂盛,六畜興旺,閤家平安’。菩薩的意思就是上以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乘修行者。因此可說修道的佛教徒就是菩薩。
傳說觀音是阿彌陀的大兒子,他起誓大願,化為三十二種的形像,來到世上救人類。有時候化身為南海准提,具有一千雙手,一千個眼睛,要救航海中的罹難者。有時候化身為送子娘娘,是中國婦女最尊敬的。特別為不生育的婦女所服事,每天燒香不絕。有時候他化身到大眾間來,他卻不會犯罪,為要救人的罪,在最危險的瞬間到最黑暗中,來尋找罪人。他是介於阿彌陀佛與人的中間,做個中保人物,保護貧困病苦的人,所以人們稱他為大慈大悲。
一種傳說,觀世音父為妙莊王,母為寶德後,觀音為他們第三公主,名叫妙善,愛修行學怫。到白雀寺出家,觸怒父王,把她處死。她的靈魂調游陰府,回陽後,再到大香山苦心修練,成了正果,後來又去濟度她的父母。因為她是慈航降生,救世間急劫,於脫卻凡胎以後經中國東海普陀落迦山轉往中原,並渡眾生。施藥 、持蓮,千手等觀音總號,都是在中國普渡眾生時的現象。
書中的觀音造型,則為白衣,赤足,跌坐在蓮花台上,左右善男、龍女侍立,背景為竹林、山巖。山上還有二個字‘南普陀’ 。
千手千眼觀音
或稱為‘大悲觀音’。根據記載,這種觀音發誓要普渡一切的眾生,因此長出了千手千眼。最一般的造型,大部份是左右各有二十手,手掌中也各有一隻眼,每一眼各配有二十五有;所謂的‘有’,是指佛教三界中的二十五種有情存在的環境,包括了十四種欲界、七種色界,以及四種無色界。
如意輪觀音:
也稱為‘大梵深遠觀音’,而之所以名為‘如意輪觀音’,主要是因其形象是左右手分持寶珠及輪寶,故名為意輪,密宗則稱其為‘持寶金剛’。這種觀音,一般是六臂造型,並且各有不同的作用。右邊的第一手,主要是用於思維;第二手是用於持如意寶;第三手是持念珠。而左邊的第一手,則是按明山;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是持寶輪。這六臂的功能,主要都是在於解除眾生的煩惱。
白衣觀音:
或稱為‘白處觀音’,中國民間常稱觀世音為‘白衣大士’,而這種觀音,也是人們對觀音的最一般印象。白衣觀音多半是二臂,不過手中必持有法器,不同時代和地方,手持法器多有一些差異。
水月觀音:
據佛經記載,觀音是住在南海的補陀洛伽山,傳說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而這也正是水月觀音的由來。水月觀音一般都是以一輪明月為背景,其趺坐於岩石之上,月照水、水映月,而美麗的觀音坐於其中,則給人一種靜謐的美感。
楊柳觀音:
是一種常見的觀音形象,其主要是以手持楊柳為特徵。楊柳的作用,主要是在於為人消災治病,一些不治之症,都可以透過楊柳枝來得到醫治。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觀音的主要形象,也多半是一手持楊柳枝,一手持淨瓶的模樣。
魚籃觀音:
一般的民間故事中,常稱這種觀音為‘馬郎婦觀音’,而這也是一種最民俗化的觀音。這種觀音的形象,非常的平民化,既不踩蓮花,也不載佛冠,宛若一名農村中的少婦的打扮,其多是乘於大魚背之上,並且手提一隻魚籃;魚籃的功用,則是用於排除諸惡障。
宗教信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人們心靈的慰藉和依靠,世間一切不能解釋的事情,宗教都有一套說法;人為何而來,又將要往那兒去,在相信及崇拜觀音的同時,都能一併獲得解決。古代以農立國,而對於具有廣大人口和土地的中國人來說,年年的風調雨順,即代表著來年生活的不虞困乏,以及安居樂業。在許多中國民間故事中多記載,當久旱不雨時,人們經常會祈求觀世音帶來風調雨順,解除旱象。歷來朝代更迭所帶來的動盪不安,常使人們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感,而在歷史和民間故事的記載中,觀世音常能解求人們於冤獄,以及戰爭的危險之中,幫助人們渡過某些危難,而這也正是廣大世俗百姓,信仰觀士音的真正目的。
香港不少人都信拜觀音,是佛教其中一位菩薩,叫‘觀世音菩薩’,意思是觀聽世間一切的聲音。其實觀音都有很多種型像,初唐時,觀音是以男性型像出現,據說自武則天後,觀音在中國就變成了女性的造型。至於廟宇之名稱,則有觀音廟、水月宮、蓮花宮等。不少善信喜在家中供奉觀音,早晚上香膜拜。
農曆正月廿六日為‘觀音借庫’日,詳參考觀音借庫。
觀音轉劫日為二月十九日,得道日為六月十九日,升天日為九月十九日,現在一律以轉劫日為生日,因此民間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佛辰。
一般民間婦女為表達心中對觀世音信仰的虔誠,從二月一日起吃齋,一直到二月十九日這天為止,稱為‘觀音素’。此外,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得道日,因此也有信徒從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九日也吃素如儀。
觀音法會:在觀音誕辰這一天,各地奉祀觀音的寺廟,都要搭設‘觀音壇’,由和尚或尼姑主持誦經祈福法會,而一般民間的寺廟也有一些慶祝活動。觀音法會與其它慶典較不一樣的是,祭祀的場面及氣氛較為溫和及莊嚴。此外,信徒們也會準備壽麵、壽桃、水果、素食等,前往寺廟祭拜,參加誦經法會。
白衣大士神咒: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怛只哆。唵。伽囉伐哆。伽訶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娑婆訶。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觀音齋期表(農曆):
正月初八、二月初七、二月初九、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初六、
三月十三、四月廿二、五月初三、五月十七、六月十六、六月十八、
六月十九、六月廿三、七月十三、八月十六、九月十九、九月廿三、
十月初二、十一月十九、十一月廿四、十二月廿五。
十齋日期表(農曆每月):
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
六齋日期表(農曆每月):
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