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集》輯錄了五千多首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是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收錄其中的《十五從軍征》吧。
自古以來,人們就特別喜歡唱歌,在田間地頭幹活的時候,總喜歡吆喝那麼一嗓子。這些勞動人民在生活中隨口吟唱的內容,貴在天真爛漫,貴在直抒胸臆,貴在反映民意。
後來統治者們發現,這些實在的情感表達反映著老百姓的思想,於是就在我國的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設立了 一個專門的機構,這個機構就是樂府。
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並監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樂,便於在朝廷宴飲或祭祀時演唱,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 漢人叫它「歌詩」,魏晉時期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後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後來,宋代有個叫郭茂倩的人專門收集樂府歌詞,並且編成了一部書,這部書就是著名的《樂府詩集》。
《樂府詩集》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漢代樂府民歌《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
〔兩漢〕佚名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塚纍纍。」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漢朝自武帝開始,直到東漢滅亡,或者對外征戰,或者軍閥混戰,一直征戰不休,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光是漢武帝征討匈奴的戰爭,就多達十幾次。東漢光是與南部和西南部少數民族的戰爭,先後就有40 多次。長年的征戰,再加上天災人禍,餓殍遍地,漢朝人口大幅度減少,兵源嚴重不足。所以實際上,統治者常常大大降低徵兵的年齡,同時也大大向後延遲退役的年齡。在這樣的背景下《十五從軍征》就反映了一個從軍老兵的悲苦經歷,很值得人們同情。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五將《十五從軍征》列入「梁鼓角橫吹曲」,題為《紫騮馬歌辭》,在「十五從軍征」前多出「燒火燒野田」等八句。這裡,我們認同《樂府詩集》,將此詩視為漢樂府,並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從軍征」以下的詩句。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開頭兩句直接控訴漢朝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黑暗的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無限的痛苦。「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才讓回家,天底下有這樣不公平的兵役制度嗎?王侯將相的子孫有這樣終其一生在前線流血流汗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漢末的兵役制度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接下來四句寫老兵在歸鄉途中與鄉里人的對話。「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問得多麼真摯熱切,這是他六十五年來心中問過無數次的問題啊!儘管長時間地沒有答案,卻始終是照亮他暗淡途程的希望之光。「『遙望是君家。』松柏塚纍纍。」順著鄉人的遙指,遠處呈現的是荒墳壘壘。現實的答案是無情的,好比一桶冰水兜頭潑在老兵身上,希望之光瞬間暗淡。
接下來四句「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寫老兵回到家看到的景象:雉飛兔竄、野物叢生,一片荒蕪,這一切,好比第二桶冰水兜頭潑在老兵身上,希望之光徹底熄滅。在這兩句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
最後六句「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這六句用白描手法,敘述老兵回到家後忙著做飯的情景。老兵不是衣錦還鄉,他依舊貧困,只能用野谷子粒做飯,用井台邊的野葵葉煮湯。當湯和飯都熟了的時候,老兵想找個親人來一起吃,卻一個人都沒找到,老兵甚是傷心,此刻也吃不下,走出家門口向東張望,看到的只是親人的墳墓,他不禁老淚縱橫,濕透衣襟。詩歌白描出的這幾個畫面沒有繁枝縟節,直抵讀者心靈,一個從軍六十五年才得以回家卻又無家可歸的老兵形象躍然紙上。
本詩成功地運用了現實主義典型化的創作方法,以一個老兵的遭遇為例,揭露了長期戰亂下,統治者以暴力推行超長服役制的殘酷和不人道:它無視人性,剝奪了作為一個人所應亨有的勞動、天倫等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和權利。全詩沒用一個「悲」字,也看不到直接的心理刻畫,然而,從具體景物、事件和動作的敘寫中,人們卻可強烈地感受到老兵的孤寂和哀傷,並被這種感受深深地打動,激起了同情與悲憤的感情,從而顯示出本詩巨大的藝術魅力。
相關內容: 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