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民歌 每一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曲大多反映了民族的特色文化或者習俗,在民族中以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每一個民族都
黃四姐兒——喊我幹啥子兒?給你送根絲帕子兒,要你絲帕子兒幹啥子兒? 戴在妹頭上,行路又好看,坐著有人瞧,四姐好漂亮!我的妹兒啥—— 哎呀我的哥,送上這麼多。我東西雖
【原文】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山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
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曲藝音樂中的典型代表。對唱雙方以歌的方式鬥智、鬥勇、斗才,即興編詞、填詞,是一種競技式的對唱表演藝術形式。內容主要表現哈薩克族的歷史、文化、愛情
謝薖(kē)(1074~1116),字幼盤,自號竹友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東館鎮)人。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謝逸從弟,與兄齊名,同學於呂希哲,並稱「臨川二謝」。與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後,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豐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珞巴族的傳統音樂只含民間音樂一類,屬東亞樂系,包括民歌、歌舞和器樂三種形式,以民歌比較豐富。珞巴民歌是詩與樂的結合形式,應用很廣,且常常是載歌載舞的形式,所以民歌
瑤族民歌是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普遍流傳的瑤族山歌,瑤語叫「賽花柄」,漢語譯為「賽過花朵的語言」的意思,是過山瑤傳遞信息、相互溝通的第二種語言。流居世界各地過山瑤的
土族音樂屬於風俗性歌曲,土族民間音樂多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並用四度五度音做為調式骨架音。節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兒常運用八度音程的跳進使旋
詩歌塔吉克族詩歌包括敘事歌、民歌兩大類。傳統的敘事歌有《白鷹》、《雄鷹》、《巴圖爾》、《不死的庫爾卡克》、《形形色色》、《我是一個信徒》、《藍光》、《沙棗飄香》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與風格 蒙古族現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蒙古族最為有名的還是他們的豪邁歌聲,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吧。 這是距今1970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在一群鮮卑和敕勒族漢子的擊節聲中
李珣(855?-930?),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
土族的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分野曲和家曲兩大類。 野曲 「野曲」即「花兒」,也稱為「山歌」、「少年」等,也有人稱之為「外面唱的歌」。土族「花兒」的調令很多,如「尕連手
裕固族是個很特別的民族,它們沒有明顯的男性傳宗接代的宗法觀念,也沒有明顯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因此裕固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很高,它是一個浪漫的民族。 由於裕固族本民族的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南宋「中興四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 塔塔爾族民歌形式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