僳僳族民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僳僳族民歌在傳承僳僳族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僳僳族民歌在僳僳族中老幼都能唱,它不需要任何的目的,也沒有音樂背景,它只是人們觸景生情,信口而唱的民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深受人們所喜愛的僳僳族民歌。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僳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裡、德昌等縣。僳僳族有自已的語言,僳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僳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僳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傳統。瀘水、碧江、雲龍一帶一年一度的湯泉賽歌會,是歌手們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歌聲數日不絕。僳僳青年喜唱的情歌,有傳統的,也有即興創作,隨編隨唱的;有長篇情歌,也有短小的。
僳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樣,老幼都能唱。一般人出門、上山、走路,觸景生情,信口而唱。這種無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白天在田間、地頭或是山上、路上隨時可以聽見,但曲調大都一樣,只有快慢之分。這種快慢有的在詞與詞之間表現,有的在句與句之間表現,用快慢不同來表現內心的歡樂、喜悅或是苦悶與憂愁。
僳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擺時和優葉等歌種。「木刮」是僳僳族最重要、流傳最廣的民歌歌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僳僳族聚居區。木刮在僳僳語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調,後來逐漸成為敘事古歌的專稱。其他屬木刮類的歌、調一般冠以內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調)、其奔木刮(三弦調)等。木刮主要用於內容嚴肅、氣氛莊重的傳統敘事長詩,並多在民族節日、集會等時間和場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內容如《創世紀》、《生產調》、《牧羊歌》、《逃婚調》等,曲調樸實、深沉,具有蒼涼、古老的風格。
僳僳族崇尚唱歌對調,在僳僳族的多聲部無伴奏合唱中,僳僳民歌三大調「擺時」「優葉」「木刮」有「峽谷天籟」的美譽。2006年5月20日,僳僳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怒江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長管雲東介紹,近兩年來,怒江州重點開展了僳僳族民歌的整理保護工作。2008年省、州兩級共投入40餘萬元進行僳僳民歌的整理保護工作,出版了650頁的《僳僳族民歌集》,僳僳族民歌的保護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據瞭解,自2007年組織開展「僳僳族民歌」的專項保護工作以來,怒江州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在州、縣文化館設置專門崗位,安排專人從事僳僳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工作人員先後採訪了全州僳僳族老藝人60餘人次,收集各類僳僳族民歌170餘首,收集錄音近1200分鐘、錄像資料1000多分鐘,拍攝了圖片1600多張。在調查的基礎上,形成僳僳族民歌手稿87份,僳僳族民歌成品87份,僳僳族民歌成品音視歌曲130單曲。
近年來,怒江州通過組織鄉級農民文藝匯演、扶持民間藝術團、補助民族文化傳承人等方式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截至2008年,全州共有農村文藝隊160多支,其中包括數十支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民間藝術團。2009年年初,怒江州還向州內22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發放了一次性補助3000元;在2009年的「文化遺產日」期間,怒江州還將向2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每人發放8000元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