僳僳族飲食 僳僳族的常見美食有哪些

僳僳族飲食 僳僳族的常見美食有哪些

僳僳族飲食 僳僳族的常見美食有哪些

民族文化大全

我國因地理位置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就不同,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經濟作物。僳僳族都居住在高半山區,高半山區氣候寒冷,地勢不平,糧食作物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不產稻穀,少產小麥,多為包谷、蕎子、燕麥、等,造就了當地的特色飲食文化。下面我們一起來僳僳族文化看看當地的美食吧。酸竹菜

酸竹菜是山裡生長的一種青嫩的竹筍,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狀晾曬成乾菜(獨龍語稱「美皓」),食前以熱水浸泡,常用來炒肉食和做湯料,味鮮美爽口。製成的酸筍是將鮮筍剁碎,舂打至綿軟,密封在竹筒裡,用芭蕉葉封口,放在有細小泉溪處淋滴,數天後發酵變酸,取出晾乾做酸竹湯,去暑解渴,是夏季適宜的湯食。

酒燜雞(獨龍語稱「夏熱阿」)

即將雞連骨剁成塊,用油爆炒,放入大量的燒酒,一隻雞約放二三斤白酒,一般不放鹽,只放些野花椒,在火上燜食。其雞味酒香四溢,亦頗鮮美。酒燜荷包雞蛋也類似這種做法,一般是十個雞蛋放一斤酒。

打茶

獨龍河上游的人有「打茶」的習慣,可能是受到鄰近藏族習俗的影響。獨龍族不種茶,多購買磚茶,煮沸後就飯食而飲。打茶常用來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個長約70公分,口徑約10公分的竹筒,內置一個上下活動長約90公分的帶竹柄木塞。

筒中放進少許鹽和熟的動植物油脂,如豬油、肥肉丁、雞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蘇麻籽,也有加入調好的雞蛋,再將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後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覆打茶,再倒出飲用。其色淺褐,味鹹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種滋補飲料。

漆油燉鴨

漆油燉鴨,是生活在怒江峽谷的僳僳族喜愛的傳統食品。逢年過節或遠方的朋友到來,僳僳人都會做上這道菜來慶賀佳節、招待貴賓。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盛產漆樹、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還可入藥。

漆油燉鴨的製作方法是:先宰好一隻壯鴨,剔毛洗淨切成小塊,把100餘克漆油投入鍋中熔化燒沸後,將鴨肉置於鍋中燜炒五六分鐘,然後灑入適量燒酒,配以八角、草果、食鹽等作料,加入適量的水,用溫火燉二三小時即可食用。漆油燉出來的鴨,肉香嫩、酥甜可口。

蕎耗子

做蕎耗子必須先在鍋裡燒好油湯,取所需的甜蕎面於菜盆裡,放適當的水將面稀釋調製成漿糊狀,加鹽拌勻,用調匙將調好的甜蕎面一調匙一調匙地舀放進鍋裡,再加上醃菜或煮好的干板菜或白菜。另外,有一種用包谷面做的麵團,做法與此相似,食用時若能搭配點鹵腐之類的辣醬,味道就更鮮美了。

俠辣與鞏辣

怒族人不僅愛飲酒,而且也善於用酒做出各種美味的食物,俠辣和鞏辣就是貢山境內的怒族的珍饈。在怒語中,辣是阿辣的簡稱,意為燒酒。俠的意思是肉,因此俠辣就是肉炒的酒。鞏是雞蛋的意思,鞏辣就是雞蛋炒的酒。

俠辣常用雞肉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塊,在炒鍋中放進酥油或漆油,加熱後倒入肉塊。把肉塊煎炒的又脆又黃時,將火撤小,再把燒酒倒進鍋中,蓋上鍋蓋煨上五六分鐘,就可以連酒連肉倒出來品嚐了。此外,它也是僳僳族的喜愛。一般來說,只要是有條件,主人總喜歡端出俠辣和鞏辣來宴請賓客。

燒包谷花

僳僳族家家戶戶都設有大火塘。火塘裡白天黑夜都有火。燒包谷花時必然要有大火,把火塘裡的子母灰扒在火塘邊,扒成一塊平平的小場子,從準備好乾透了的包谷包包上,撥下包谷籽放在小場子裡,然後用專制的竹夾不停地攪拌包谷籽。片刻,包谷籽一顆顆綻開了變成包谷花。圍坐在火塘邊的人便用竹夾子拈了來吃。

這種包谷花味道香脆,如果吃幾粒包谷花,喝上幾口鹽巴茶,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有些僳僳族把它作為正餐。據說,年輕的婦女燒包谷花,能夠做到用竹夾子拈包谷花,除供自己吃飽以外,還能供幾個圍坐在火塘邊的人吃,所以有些人找媳婦,就通過在火塘邊燒包谷花吃來考驗其本領。

刮給樓

刮給樓的做法是:在鍋裡放少許香油,然後把用漲水和好的包谷面,用手搓捏成有鍋底直徑那樣長,兩公分左右粗的麵條,然後把麵條像堆木楞子那樣把它砌起來,蓋上鍋蓋,把鍋架在三腳上,下面燒火。

待鑼鍋裡的麵條發出香味時,摘掉鍋蓋,放上一勺水,再卡上蓋,烘烤在火塘邊,要注意隨時轉動鑼鍋,不使它烤糊,直到水氣烤乾便可食用,此食品主要用於出門放牧、砍柴時的作乾糧之用。其味香甜,打點蘸水更為可口。

相關內容: 僳僳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