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春夜 / 夜直》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該如何賞析?

王安石《春夜 / 夜直》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該如何賞析?

王安石《春夜 / 夜直》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該如何賞析?

歷史小故事

王安石《春夜 / 夜直》,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春夜 / 夜直

王安石 〔宋代〕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夜已經深了,香爐裡的香早已燃盡,漏壺裡的水也將漏完。夜風輕柔卻也帶著點點寒意。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難以入睡,只見花影隨著月亮的移動,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註釋

夜直:晚上值班。「直」通「值」。宋代制度,翰林學士每夜輪流一人在學士院值宿。這首詩《千家詩》選入,改名「春暮」。

金爐:銅製香爐。

漏聲殘:指水將滴完,即天快亮。漏聲古代用來計時的漏壺中滴水的聲響。

翦翦(jiǎn):形容風輕且帶有點寒意。

惱人:引逗、挑動人。

欄干:欄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攔物。

賞析

王安石這首小詩,在他的集子裡,本名《夜直》,也就是說在翰林學士院中值夜班時所寫。《千家詩》後面第80首《直玉堂作》(洪咨夔)和第83首《直中書省》(白居易)都是寫這種情景。此處,選詩者為了切合集中按四時編排的特色,將題目改成了《春夜》。

王安石於公元1042年(宋仁宗慶歷二年)進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變法萬言書,未被採納。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寧元年),神宗準備實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進京面對。經過二十六年的漫長歲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變法主張未能實現。此時形勢突變,遇到了賞識他主張的銳意變法的新帝,正是龍虎風雲、君臣際遇的良機,大展鴻圖,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時候,面對良宵春色,剪剪輕風,金爐香燼,月移花影,一派風光,激起了思想上難以自制的波瀾,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撥得不能成眠。

首句「金爐香燼漏聲殘」詩人因國事而一夜未眠,對時間的流失十分敏感。所以既看香爐裡的「燼」又聽漏聲之殘。次句「翦翦輕風陣陣寒」此句寫詩人由室內來到戶外的感受,「翦翦」形容風輕微而帶有些微的寒意,恰好說明了詩人的興奮和激動的心情。三句中的「春色惱人」更是把作者亢奮不已的心情表現俱足,收束句「月移花影上欄杆」,更是借景抒情,「以景語結情語」,將作者的愉悅的心境表現的含蓄而又興味長。

「春色惱人眠不得」寫作者在戶外面對美好的春色,激動不已。這裡「春色」既是實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歷史上難得的君臣際遇,確實是難得的「春色」;這裡的「惱人」是撩人,由於時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圖的機會。故無數往事、感慨事、緊要事湧上心頭,所以才會興奮的「眠不得」。

這首詩的內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卻是春夜清幽美景,創作手法高明。詩中處處緊扣著深夜,卻又沒有一句直接說到夜已如何,而只寫夜深時的種種景象。詩人沒有正面寫對人的懷念,而是通過香盡漏殘、月移風寒,寫出時光的推移,從而表明詩人徘徊之久和懷想之深。表面上是這庭院夜色攪亂了詩人的清夢,實際上是由於對遠方的人強烈的思憶,使詩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惱人,感情表達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著余而不盡之意。

詩人所描寫的皇宮春曉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賈至「禁城春色曉蒼蒼」,岑參「鶯囀皇州春色闌」的用意是一樣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徵大好的形勢。如果沒有「月傍九霄多」,就不會有「花影上欄干」,由此可見,王安石是參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後才動筆的。 所以說,這一首政治抒情詩。王安石是借用愛情詩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春風得意之情。

相關內容: 王安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