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王安石《漁家傲》賞析!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王安石是北宋偉大的文學家,他年輕時就勤奮好學,入仕後體恤民生疾苦,也認識到很多弊端,便立志要進行改革。雖然最終事與願違,但後世對他卻評價極高。
晚年王安石的詩風更顯恬淡,比如他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還有《鍾山即事》「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都描繪了一幅幅閒適悠然的生活畫卷。下面介紹王安石騎驢春遊,一首漁家傲,彷彿一幅剪影,充滿了生活情趣。
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
宋代:王安石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繚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一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王安石罷相後,便悠閒地退隱江寧,在鍾山下的半山園裡,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十年。距半山園不遠有一座定林寺,其中的昭文齋就是他日常下榻的別館,他經常在此讀書、著述,偶爾也會接待客人。
不過退休後因為不問朝堂之事,前來拜訪的人也是屈指可數,不過王安石反而感到清淨了許多。這些年來詩人殫精竭慮,為國計民生而操勞,不知不覺間卻添了很多白髮。有一天他對鏡整理衣裝,忽然就發現自己竟然老態龍鍾。詩人有點哀怨,但很快就開始釋然。
人生總有暮年,誰也無法改變大自然的規律,不如盡情瀟灑,快樂悠閒。於是他經常在閒暇時,到附近的山林溪壑間登覽野遊。
詞人有一次騎驢春遊,「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繚亂」,恰逢上元佳節,收燈後出城探春,芳草如茵、春意滿野,鍾山腳下更是竹木蔥蘢、萬花競秀,景色更為誘人。
荊公內心愉悅,一邊騎驢緩行,一邊細細地欣賞美景。「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洊(jian)亭在鍾山西麓,此處溪水青青、花木如繡,是一處游賞的風景勝地。
濤亭剛剛下過春雨,詞人騎著小毛驢,翻山越嶺去觀賞美麗的風景。「新水漫」,說明是雨後,經春雨洗禮,郊原格外清新。
荊公退居江寧時,神宗曾賞賜他一匹好馬,後來馬死了,他外出旅遊就騎著小毛驢,從數僮游諸山寺,卻心閒意靜、恬然自若,更忘記了升沉得失、堯桀是非,所有的煩惱都超然塵外。詞人才行高岡、又入低谷,不畏雲霧迷茫、不避山谷濕深,體現了其濃厚的遊興。
定林寺周圍峰巒復沓、雲霧繚繞,轉了一圈回來,不知不覺僧齋晝寢,荊公也感到非常累,便臥床休息。下片轉而寫憩寢情況,「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 此時春風和煦、令人安眠,他放下紗帳、鋪好被褥,慢慢地進入夢鄉。
王安石曾經貴為宰相,山珍海味、錦繡珠寶,什麼都見識過,可是他晚年的生活卻非常簡樸,「僧床、素幔」,暗示出詞人毫不在意這些簡陋的陳設,與僧侶們同吃同住,卻每天都能酣眠。
詞人正在靜謐而深穩的夢中沉睡,忽然「一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山間松濤聲如悲切的竹笛吹響,他從酣夢中驚醒,抬眼望去,西看窗日猶嫌短。 「猶嫌短」三個字,彰顯了作者睡意猶未足,也暗示了作者心無牽掛,才能整夜安眠。
縱觀王安石的這首漁家傲,作者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氣韻蕭散,充滿了恬靜的生活氣息。上片描寫遊覽經過,「花繚亂、新水漫,騎款段、尋遊伴」,不僅朗朗上口,而且生動地描寫了作者非常享受這一春遊過程。下片展現其樸素生活,更用「春風暖、吹夢斷、猶嫌短」,表達出荊公晚年的幸福生活,令人稱羨不已!
相關內容: 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