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
困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橫置胸前演奏而有「橫鼓」之稱。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為壯族的一種古老擊樂。蜂鼓在古代不僅叫作「仗鼓」,還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時,因而又有「魏鼓」之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蜂鼓本叫橫鼓或腰鼓。框為瓷質,兩端蒙皮並用絛繩繃緊,一頭比另一頭略大,整個鼓形有如蜂體。奏時小頭用棒擊,大頭用手拍,聲音深沉渾厚。既可橫掛胸前腰間,立或走(舞)著奏,也可橫置兩腿或鼓架上坐著奏。壯族師公(巫師)主持求雨除蟲、祛邪逐疫、超度亡靈、豐收酬神等等一類消災祈福的祭祀迷信活動,在舉行祭儀和表演歌舞、說唱戲曲時,都必定用它作為主要樂器。
壯族人民逢年過節、婚喪之事、祈禱豐收或殺豬做酒等,都要擊鼓舞唱;此外,蜂鼓在瑤族,毛難族民間也很流傳。蜂鼓形體較小。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蜂鼓鼓身有陶制、木製兩種,形如蜂腰,能發出兩種音色。蜂鼓鼓身多為陶制,廣首纖腰,全長62~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圓球狀,鼓面較小,直徑只有8~9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形,鼓面較大,直徑達16~19厘米。中間銜接處較細而實,形如蜂腰。
鼓的兩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於圓形鐵圈之上,鐵圈四周置鐵鉤數個,通過繩索聯結繫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力。用陶瓷製作蜂鼓由來已久,至今廣西河池、武鳴一帶的蜂鼓,還都保持著燒陶鼓腔的傳統。在廣西的靖西縣等地,也有木製的蜂鼓,鼓皮不用繩索牽連,而直接用鼓針固定在鼓的兩端。效身漆以紅色,兩端並有黃色菱形圖飾。
演奏蜂鼓時,將鼓橫掛於胸前拍擊,圓球狀的一端鼓面,發出「噠噠」的高音;喇叭狀的一端鼓面,發出「通通」的低音。陶制的蜂鼓,音色清晰、明亮;木製的蜂鼓柔和、動聽。演奏方法既可用雙手拍鼓,也可右手持竹製圓頭鼓箭敲擊,用左手拍打。
壯族人民逢年過節、婚喪之事、祈禱豐收或殺豬做酒等,都要擊鼓舞唱;此外,蜂鼓在瑤族,毛難族民間也很流傳。
相關內容: 壯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