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以大新縣下雷鎮最具特色,其來源與下雷土司傳說和慶豐收有關。相傳土司第十四世許文英,其妻岑玉音為湖潤土司的女兒,曾和其夫於清末一道騎牛到閩越沿海抗倭(一說抗安南)。因為岑玉音是騎著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稱為「婭莫」,「婭」是壯語裡對老年婦女的稱呼,「莫」即黃牛。
岑玉音抗侵略凱旋之日正值霜降節,為紀念許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廟(廟婭莫),逢霜降日民眾扛著玉音的畫像舉行遊神活動。關於岑玉音的事跡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一說壯族婦女岑玉音箭術高超,勇敢過人,曾帶兵去廣東、福建沿海一帶抗擊倭寇。她用兵果斷,料事如神,多次打敗入侵的倭寇,得到皇帝的封賞,最後她解甲回鄉,直到逝世。人們因她曾在霜降這一天大敗倭寇,所以在這一天舉行祭祀以示紀念,逐漸形成為霜降節。
另一說是她和丈夫一起,為保衛壯族人民的安寧及財產,率兵抵禦入侵之敵,於霜降之日大獲全勝,故當地百姓慶祝三天,定為節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壯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廟進行拜祭。據說清代時,當地州官也要備辦供品前來參加祭祀。群眾祭祀完後歸來,就近表演舞獅、演唱壯劇、民歌等活動,歡度懷念民族英雄的節日。節慶由此而來,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霜降節還與稻作族群的節期規律有關,是豐收節的一種形式。《歸順直隸州志》中關於「霜降節」的記載,裡頭有:「前一日,州城各戶裹粽,謂之『迎霜粽』。節間燃燭燒香,供祖先,給小孩。四鄉亦作糯米糍,謂之『洗鐮』。推原其故,蓋幸登場事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