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陶淵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家旁有五棵柳樹,亦稱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古代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如此一個響噹噹的大腕級人物,為啥他的人生之路如此坎坷呢?
(一)不是為發財是為生活去做官
陶淵明的家族底蘊深厚,遠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名將。由於出生時家道已經中落,加之少年時代父親去世,過的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日子。
從他自言「游好在六經」,給兒子儼取字「求思」中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天生就甘心身處貧賤之中的,只是由於他的性格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詩書不求甚解,面對殘酷無情的現實,才逐步形成了他青睞清貧且毫無拘束的生活。並且逐步達到了驚世偏執的程度!
俗話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要生活就要講實際哦,吃飯穿衣要錢,成家立業要錢。陶淵明在土裡刨食不足以自給,經常「偃臥瘠餒」,用現代語釋意,就是餓得前胸貼後背睡在床上。悲乎哉?足悲矣!作為一介書生,當兵吃糧看來不是出路,那就只好「當官吃糧」了!
太元十八年(393年),他去當了江州祭酒,祭酒這官兒雖然品秩不高,但掌管一方的兵戎、戶口、農桑、水利等,算個實打實的職位。35歲時由其叔父推薦,給權臣恆玄當私人秘書。39歲時他當上劉裕(後來的宋武帝)的幕僚。要說這麼穩穩當當的順竿子悠著爬,憑陶淵明的才智,光宗耀祖榮華富貴是指日可待的。但他對變化無端的社會和污穢的官場越來越難以忍受,幻想的是「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商歌非我事,依依在耦耕」的田園風光和家居生活,最終有天在傲氣爆表時,拍拍屁屁走人。
估摸他的名聲實在太大,朝廷感到人才難得吧?原諒了他的忤逆行動,義熙元年(405年),任命他擔任彭澤縣令。在任81天時,郡裡派了一個官吏督郵來檢查指導工作,縣吏請他換了衣服去拜見。
此時此刻他肚裡清高的酸水一下子冒出喉!他長歎一聲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心動後他旋即就開始行動,連夜把脫下的官服和縣衙印鑒丟在公案上溜之大吉。
加上81天的縣令生活,共計斷斷續續的13年官場生涯,他徹徹底底把混沌的世界看穿,從此官場再也見不著陶淵明的身影了。
(二)他對田園生活充滿樂趣
辭官回到家,陶淵明過上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老公耕於前,老婆鋤於後,夫唱婦隨,十分灑脫自在。不過他誤工的時間多多,因為老酒罐兒越發愛喝酒了,有酒必喝,逢酒必醉。陶淵明放達不羈的率真性格,在酒的助力下,發揮得淋漓盡致。
某天,陶淵明正在釀酒,有個叫郡將的朋友前來探望他。陶淵明十分高興,適值酒剛烤好,就順手取下頭上戴的葛巾來漉酒,漉完之後仍將葛巾罩在頭上,然後用溫熱的酒來招待朋友。陶淵明有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按現在的話說不是道具就是玩具,喝到高興時他拿出來撫弄一番,「此時無聲勝有聲」喲,其中意趣請君自品。甭說啦,當然是陶淵明又率先醉入夢鄉。
不論是生人熟友,還是官兒布衣,前去拜訪他,只要他有酒,就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來和客人一起喝。陶淵明若自我感覺可能先於客人醉,就會提前給客人說:「老夫醉了就要睡耶,你想走時就自個兒走吧。」
去沽酒要錢,自家釀酒也需要錢購買原材料,一句話都離不開錢!有年重陽節,陶淵明家沒自釀酒也沒錢去沽酒,酒癮發作了難受哦,他就在東籬內採了一把菊花來嗅,努力轉移注意力。正巧他做江州刺史的朋友王弘這天提著一大罐酒前來拜訪他。他高興得哈哈哈大笑,打聲招呼接過酒罐兒就暢飲起來,還沒正南其北聊天就已經醉了。
有個官兒叫顏延之,和他的交情深厚。顏延之到始安郡上任路過其家鄉時,見他的確太窮啦,就留給他二萬錢。陶淵明不用這錢來買米打油,全部送到酒家,以便今後去沽酒方便。他說: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命運也在捉弄他喲,那年一埸突如其來的大火,把他辛辛苦苦修建的八九間茅房燒得精光,一家人只好在破船上寄居,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當地的一個農民朋友實在看不下去,有天提著一罐酒去看他,很直白地勸道,你是有能力過上好日子的人,何必這樣苦苦地折磨自己?他又喝高了,醉得連對方的眉眼也看不清,仍是一個勁搖頭叫不!不!不!
(三)接地氣富幻想是他創作的源泉
他辭官回鄉後,與鄉鄰和學子們相處得十分融洽,每逢春秋暇日,大家一起登高賦詩,或者共同探討書中某疑難句子。他充滿熱情地寫下與大家度過的快樂時光: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日。
他經常長時間坐在屋外菊花叢中,手摘一把菊花細細端詳,思緒也隨之飛揚。不知是某天,欣然吟出了流傳千古的佳作: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歡;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現實生活難以達到陶淵明的理想,他的理想是虛擬的樂土桃花源,公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宋,史稱劉宋,年號永初,是南朝的第一個朝代。永初二年(421年),57歲的陶淵明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烏托邦之作《桃花源記》,把他的隱逸詩歌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在文中他用生動的筆調描繪出了理想中的土地、田園、房舍與耕田勞動中的安樂和幸福,桃花源人的好客。特別說明幸福來源於與動亂社會的隔絕。最後點明自己的願望: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四)文末補白
烏托邦理想是海市蜃樓,能想得出來但實現不了。宋元嘉四年,63歲的陶淵明抱著深深的遺憾病逝於家鄉。
被奉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後世不少著名詩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他的思想和詩風影響。限於篇幅,僅舉唐代兩個著名詩人為例。
李白《山中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讀罷上述兩首詩你就會感知,李白具有陶淵明放達不羈的性格,王維乾脆以五柳先生陶淵明自詡。
相關內容: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