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陶淵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而且還說當時的社會不黑暗,東晉末年的社會爛成什麼樣難道他心裡沒點數麼?就單說陶淵明辭陶澤令的義熙元年。什麼叫黑暗?不是說非得是太平盛世才叫不黑暗,如果戰亂就叫黑暗,那三國也黑暗。戰爭不能和黑暗劃等號,和平年代如果死氣沉沉一樣是黑暗。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劉裕打壓豪強,提拔寒門,收復長安洛陽,滅南燕後秦仇池,如果這也算黑暗,那陶淵明之前幾代人,之後幾代人所處的時代又算什麼?
404年,陶淵明是劉裕參軍,劉裕後來革除了多少弊病,收復了多少國土,啟用了多少寒門子弟?你說陶淵明沒有機會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給一個剛剛出於上升期,後來成為開國皇帝的將軍做參軍,這叫沒有機會。415年,朝廷請陶淵明出來做著作郎,寫國史,他不去,你說他沒有機會,那要怎麼樣才算有機會?他自己沒有處理實際事務的才幹,也不善於務農,有點兒錢的時候就喝點小酒,沒錢的時候就去借,借不著就餓著,人家請他做官他也不去。他就是個任性的詩人,沒有什麼高尚的,也沒有什麼好批判的。
至於他生活拮据這一點,他高興和農人交談農人當然算白丁,農人在古代地位高於商人,而且在現代農人也應該是被尊重的,並且在語境中我覺得能悠然自得的農人應該不算白丁,反而他們有自己的哲學。他種地,草盛豆苗稀,他甚至把家人餓死了。除了會寫詩就啥都不會了,當官又當不好,人情世故又不怎麼好,只能選擇隱居這樣子。
我也覺得,他愛種地可以,但他根本養不活家裡人啊。家裡人吃不飽,他還動不動用錢買酒喝,其實說他他還怨人家不理解自己。雖然性格超然灑脫,但是個賊沒責任心的人。他高興和農人交談農人當然算白丁,農人在古代地位高於商人,而且在現代農人也應該是被尊重的,並且在語境中我覺得能悠然自得的農人應該不算白丁,反而他們有自己的哲學。
我覺得他應該繼續在官場上幹下去的,可能當時的官場與現在相比有極大不同吧。但不當官就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酒,子孫也不成器。陶最大的貢獻就是,幾首歸隱詩,被後世人各種目的的引用。對於他自己,寫詩沒問題,但還是要積極地救國救民救自己。
只當大官不當小官是他的一個看法,並不是他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實際上這也不是什麼發明,早就有俗話說『不當官嫌小,不要錢嫌少』,也有所謂的『』終南捷徑『』。至於陶淵明是不是這樣的人,各有看法了。並不存在誰不尊重歷史。陶淵明出仕,可以說還是有政治追求的,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想當大官也不錯。面對黑暗政局,他後來選擇退出政壇,這一點符合傳統士大夫期望獨善其身的態度,所以歷代推崇。陶淵明一直沒有當過什麼大官,祭酒和參軍級別都不高。你指軍師大,想來是講他當過劉裕和劉敬宣的參軍。此參軍僅為一般幕僚,並非演義中諸葛亮那樣的軍師地位。
陶淵明正因為他在官場上一直不得志,所以才會多次想歸隱田園。陶淵明從未說自己五十歲即將離世。吾生行歸休,是他在感慨,開年就五十歲了,自己已經走向人生的歸途了。而不是馬上就要死了。為什麼會有此種感慨:時代(戰亂、門閥社會)+個人遭遇+五十歲在古代確實算老年+先祖榮光。
相關內容: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