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柳絲柔》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普天樂·柳絲柔》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普天樂·柳絲柔》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原文】

柳絲柔,莎茵細。數枝紅杏,鬧出牆圍。院宇深,鞦韆系。好雨初晴東郊媚。看兒孫月下扶梨。黃塵意外,青山眼裡,歸去來兮。

【作者簡介】

滕斌(生卒年不詳),一作滕賓,字玉霄,黃風(今屬湖北)人。至大年間(1308-1311)任翰林學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後棄家入天台山為道士。有《玉霄集》。現存小令十五首。

【寫作背景】

滕賓有《普天樂》失題小令十一首,主題都是寫隱逸之樂,作者通過自然風光的描繪或對官場名韁利鎖的批判,表現對隱逸生活的傾慕。這首小令是其中的第一首。。

【註解】

莎茵:像毯子一樣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墊子、蓆子、毯子之類的通稱。

媚:嬌美。

黃塵:暗用唐·令孤楚《塞下曲》:「黃塵滿面長鬚戰,白髮生頭未得歸。」指官場上的風塵。

來兮:為語氣助詞,相當於「吧」。

【譯文】

嫩柳的枝條又柔又細,莎草如茵鋪滿大地。幾枝紅杏爭鬧著探出圍牆,深深的庭院裡把鞦韆系。好雨初晴,東效多美麗。看兒孫們在月下扶犁。官場的風塵已在我的心意之外,四周的青山卻都在我的眼裡,回來吧,學陶淵明那樣回鄉隱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