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燈新話》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文學作品成為了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提起唐朝我們會想到詩,提起宋朝我們會想到詞,而提起元明清時期,我們會想到各種古典小說、戲劇,「四大名著」便是家喻戶曉的古代文學經典之作,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被禁的書,卻不在其中。
《剪燈新話》,中國歷史上最早具有跨國影響力的古典小說,被《聊齋誌異》模仿,流傳到日、韓、越之後大受追捧,成為了教科書級別的文學作品,甚至現在很多年輕人所看韓劇裡的愛情模式設計也是受《剪燈新話》影響,明清時無數白話小說和戲曲都在學習《剪燈新話》。
所謂「牆裡開花牆外香」,這樣一部作品在國內名不見經傳,很多人可能聽都沒聽過,它到底講了些什麼內容,導致被禁呢?《剪燈新話》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編訂成帙,屬於短篇小說集,分4卷20篇,另外還有附錄1篇,作者的名字叫瞿佑。
瞿佑生活在元末明初,滿腹才華,但一生坎坷不順。他經歷了元末的兵亂,也經歷了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後實行的文禁,站在文人的立場上,他對現實有很多思考。因此,瞿佑藉著自己搜來的一些奇異故事,經過加工,添上些傳奇色彩,寫成許多鬼怪誌異、閨情艷遇的小說。
《剪燈新話》以當時江南百姓的世俗生活為藍本,所講述的故事精彩紛呈,但瞿佑還是很顧慮,在出版時用「誨淫」「語怪」之類的話加以掩飾。這本書奇詭志怪,有悖道學,情節曲折離奇,語言相對通俗易懂,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如夢境、冥間)互相交錯。
比如《滕穆醉游聚景園記》這篇,就講述了26歲的文士滕穆偶遇美艷鬼魂衛芳華,不顧世俗娶她為妻,還帶回去見親友,但他卻對親友隱瞞了衛芳華真實身份,原因在於世人眼中鬼魂是負面的形象,人、鬼相遇相戀是衝破了世俗藩籬,不為正統道德所允許的;
衛芳華也沒有和他白頭偕老,她以陰界之身,無法長期在陽間存活,了卻了這段緣分後,她便含淚與滕穆告別,滕穆從此再也不娶,也無心仕途,餘生採藥,結局不知,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再比如《牡丹燈記》這篇,講述男子遇到美麗女子(實為粉紅骷髏)後見色起意,不聽旁人勸告,請到家中來最後導致自己遭殃橫死。可以明顯看出,聊齋中的名篇《畫皮》情節與它幾乎完全一致,在志怪小說這方面,《剪燈新話》是《聊齋誌異》的「師父」,它讓傳奇小說體在明清時期又再次復興了。
所以《剪燈新話》刊刻之後非常受歡迎,市井小民、太學裡的儒生都捧著看得津津有味,堪比現代金庸小說風靡校園的情況。但因為內容比較「離經叛道」,明英宗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因為學生上課老開小差看《剪燈夜話》而非常生氣的國子監祭酒李時勉,寫奏折指出這本書是「邪說異端」,導致《剪燈新話》被禁。
雖然《剪燈新話》在國內被禁,但早在明朝,它便已經傳入韓、日、越,李朝作家金時習模仿這它寫了《金鰲新話》,從此韓國歷史上有了第一本小說;那種男女衝破世俗阻礙、為了真愛走到一起的言情模式也被學習,至今都是韓劇劇情設計模板。
不僅如此,《剪燈新話》還在東亞諸國被大量改編,大批學者深入研究,許多以此為基礎的影視文藝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日本德川幕府時期,《剪燈新話》版本「鐫刻尤多,儼如中學校之課本」,日本三大怪談之一的「牡丹怪談」其實就源自《剪燈新話》中的《牡丹燈記》,可見它到底影響多深遠。
很長一段時間裡,《剪燈新話》在中國沒有足本流傳,反而日本一直保存著古代刊刻的、篇數最完備的活字本。在東亞文化圈裡,中國文化的輸出曾深刻影響了周邊諸國,很多人可能完全想不到,自己所迷戀的日、韓文化,其根源還是來自中國,是中國先人的智慧,《剪燈新話》的輸出,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