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織錦多以自捻棉、麻、羊毛線為原材料,經自然印染(深藍、紅兩色)初步加工後成型作織錦原料。機杼由「工」字型主線支架、皮製腰帶(繫於腰間用於勒緊織線、便於操作)、數對梭子、兩隻相同的竹竿、梭鏢(形似古代青銅劍,用於壓線)、線軸、底槓組成,所有部件均為竹或木製。
製作時將線縱向排佈於主線支架上,製作時坐於席上,由較小的梭子完成橫線布線及挑花等工作,最後由梭鏢壓緊、咬和。在織錦過程中4線成股及8線成股兩種壓線技法最為常用,根據織錦、圖案種類大小排列組合,結合使用以制得各式圖案,在必須時還可結合手工挑線成花,使圖案更為精密、豐富。
而單線逐壓則用於製作背帶等部分。總而言之,景頗族織錦製作複雜、煩瑣。
其原理類似於電視機成像原理:每一根縱橫線交點就好比一個「像素」兩種壓線技法就像「隔行掃瞄」與「逐行掃瞄」由此即可制得各種織錦產品,景頗族先民掌握有較高的手工紡織技術,從紡棉、績麻、染色、架線到紡織,都具備一套成熟的工藝。
傳統織錦是用非常古老簡陋的木、竹製土機(完全用竹木支起)進行數線、撿線、插線、穿梭擠線排列編織而成的,不僅費工費時,對紡織者的眼力也是十分「嚴峻」的考驗。製作一條筒裙至少要一個月時間。
相關內容: 景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