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常穿著使用的現代織錦,是在傳統織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原始織錦的繼承和發展,可以從中看到純粹的傳統形態體系,充分體現了現代景頗人的審美觀。在繼承傳統織錦文化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國成立前,又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野人」
景頗族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歷史悠久而又別具丰采。就其性質大致可分為:歡慶自娛性舞蹈,如「目腦縱歌」、「整歌」、「叮歌」。祭把喪葬舞有「格本歌」、「恩港齋」、「金
大約在元代以後,景頗族才出現刀耕火種農業。牛正是隨著刀耕火種農業經濟的進入,逐漸走入景頗社會。物質文化簡單的景頗族一直以來都高度依賴於環境,他們曾一度對牛傾注了大
「湯碟」是景頗族成年男女在節假日或婚喪嫁娶的日子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景頗族把這種活動叫「湯碟崩」。 「湯碟」的具體做法和打法是:把一根約10厘米粗,20多米長的竹子,
景頗族認為谷子是狗從天上帶來的,所以忌吃狗肉。在景頗山寨,放槍放炮不能只放三響,因為放三響表示報喪。景頗族男人的長刀、火藥槍、挎包和衣物,忌諱婦女觸摸或從上面跨過
景頗族洞巴是什麼東西?景頗山寨裡的故事!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每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都是因為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創造能力,並且也非常的善於去創
為了能參加盛大的《木腦縱歌》集會,不少人在活動的前一兩天就踏上趕赴會場的路程。正月十五日清晨,來自各方的人們身著盛裝陸續集中到集會廣場,等待著活動的開始。屆時,在
景頗族民間舞蹈動律主要體現在雙膝的屈伸運動上,各種舞步都由雙膝的屈伸來帶動。雙膝屈伸在不同的舞種中可分為快慢兩種;一種節奏較慢,屈伸平緩有韌性,上身前俯後仰的幅度較
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人民的盛大節日是「木腦」盛會。每到夏歷正月十五那天,數百里山鄉的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鳴槍放炮,從四面八方彙集在一起舉行
新米節:是慶祝豐收的節日,每年在谷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舉行。新米節前,主人將自己地裡長的最好的谷子收回來,曬乾,舂好,並備好酒菜。在節日的那天,邀請鄰里來做客,用新
景頗族傳統織錦有筒裙、掛包、包頭、護腿、腰帶、毯子等品種。 在琳琅滿目的景頗族織品中,工藝最複雜、用料最講究、圖案內容最豐富多采的要數景頗族婦女的筒裙,屬於織錦中的
「目瑙」為景頗支系語,「縱歌」為載瓦支系語,近幾十年來,習慣地稱為「目瑙縱歌」,意為聚集在一塊場地上跳舞。原屬祭祀性舞蹈盛會。 景頗族的宗教信仰為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
景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刻苦耐勞、熱情好客、驍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稱。 景頗族民居適應其所在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多架空樓居,分低樓和高樓,佔地平面
景頗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縣、盈江縣、潞西縣、瑞麗縣和畹町市。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的片馬、崗房、古浪及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也有少
景頗族諺語是景頗族語言中的精華之一,它反映景頗族群眾的生活和鬥爭的經驗,折射出該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環境,表達民族精神和民族性。像獅子一樣的兇猛,像布谷鳥一樣
景頗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2000米的雲南邊境山區。中國境內的景頗族是中國最早實行刀耕火種的民族之一。下面,筆者就以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
一、射荷包 這是景頗族的傳統節目,節日裡,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細絨吊在竹竿上,用樹枝左右搖動,讓小伙子射擊,誰先射中荷包,就把水先灑到誰的嘴邊。荷包裡一般裝有一個硬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
景頗族的舞蹈分為祭祀性、狩獵性、生產勞動性和歡慶性等五類。祭祀性舞蹈有總戈、布滾戈、金再再等,動作粗獷豪放,形象生動。狩獵性舞蹈有龍東戈,軍事性舞蹈有向戈(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