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服飾風格介紹 景頗族的服飾風格粗獷豪放。景頗族男子多穿黑色圓領對襟上衣,下身著短而寬大的黑褲,包黑布或白布頭巾,頭巾兩邊以彩色小絨球作為裝飾。出門時肩上掛筒帕
勤勞的景頗族人民,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這裡地處亞熱帶,森林密佈,一幢幢竹樓掩映在蒼林翠竹之中。景頗人普遍崇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多神教,最大的祭祀活動
中國雲南省景頗族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實行的一種政治制度。指在等級制度的基礎上,以山官、寨頭等為統治者在一定轄區內行使獨立權力。這種制度是在氏族酋長制瓦解過程中逐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
「目瑙」為景頗支系語,「縱歌」為載瓦支系語,近幾十年來,習慣地稱為「目瑙縱歌」,意為聚集在一塊場地上跳舞。原屬祭祀性舞蹈盛會。 景頗族的宗教信仰為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
雲南省隴川縣是景頗族的主要聚居區,這裡的戀人之間聯繫不寫信,而是以物代之,十分有趣。 如男子愛上姑娘,即用樹葉包上樹根、大蒜、火柴、辣椒,再用線精巧地包紮好送給女方
成年人死後,家屬立即在家門前敲響鋩鑼,並且鳴槍數響,向鄰居近親報喪,人們聞聲立即前來幫助料理喪事。當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參加「布滾戈」(一種祭祀
景頗族之能仙節 能仙節是景頗族青年男女為主的聚會、唱歌跳舞的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十日舉行。這個季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生長,辛勞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這一農閒的好時
一、射荷包 這是景頗族的傳統節目,節日裡,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細絨吊在竹竿上,用樹枝左右搖動,讓小伙子射擊,誰先射中荷包,就把水先灑到誰的嘴邊。荷包裡一般裝有一個硬
景頗長刀歷史悠久,既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又是戰鬥護身的武器,在景頗人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景頗族崇拜長刀,譽之為「生命之刀」。在民間自古有男子漢則以身上的
作為日常穿著使用的現代織錦,是在傳統織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原始織錦的繼承和發展,可以從中看到純粹的傳統形態體系,充分體現了現代景頗人的審美觀。在繼承傳統織錦文化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 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國成立前,又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野人」
景頗族聚居地系山地立體氣候,生態環境複雜多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各種野生動植物非常豐富。景頗族不僅食陸畜,也食水產,舉凡鳥獸魚蟲,花果草木,無不在覓食之列。正如
景頗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民族織錦文化,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織錦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景頗族織錦內涵豐富,種
織錦圖案絕大多數是由點、面、線組成。織錦圖案上的點可以是各種形狀的點。線也可以是粗、細、直、曲、折、弧等多種多樣的線,曲折線居多,彎弧線極少。各種線同時使用,加上
秋天,稻穀成熟了,景頗族農民把割下的第一捆稻穀舂成米,請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到家共嘗新米飯,歡度新米節。 新米節在農曆八月龍日那天。那天,吃過早飯,客人們來了,就幫忙
走進雲南德宏州景頗族聚居的山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別具一格的景頗族竹樓。景頗族的聚居區一般是幾家或幾十家組成單元寨,由一個個單寨形成群寨。 景頗族聚居的山區,海拔一般
景頗族洞巴是什麼東西?景頗山寨裡的故事!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每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都是因為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創造能力,並且也非常的善於去創
景頗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湯碟」(即「標準靶」)、「刀術」和爬滑竿等。 「湯碟」: 湯碟」是景頗族成年男女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湯碟」的具體做法和打法是,把一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