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樂器 景頗族“洞巴”是怎樣一種樂器

景頗族樂器 景頗族“洞巴”是怎樣一種樂器

景頗族樂器 景頗族“洞巴”是怎樣一種樂器

民族文化大全

 洞巴,景頗族雙簧氣鳴樂器。「洞巴」是景頗族景頗支系語音譯,為漢語帶牛角的管笛之意。載瓦支系語稱比切或比克。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隴川、瑞麗等地。

形制與嗩吶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組成。規格大小不一,常見者全長5 2厘米左右。管身用質地較軟的木料或銅製,民間多採用當地所產的小米果木或鹽水果木,上細下粗,呈錐形管狀體,管長30厘米左右,管首外徑2.5厘米,管尾外徑4 厘米左右,管身上開有五個或六個圓形按音孔,均設有一個背孔,現多為六孔洞巴。

    簧哨用麥稈或稻稈製成,上扁下圓,外形似扇,長2厘米左右。芯子木製,呈空心圓錐體,上端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上端,也有用空心雞毛管作芯 子的。

    喇叭口是洞巴的共鳴筒,用牛角或木料掏空製成,一般長10厘米~15厘米,木製者呈 稍粗 的錐形,套接於管尾下端,起擴大音量的作用。

    牛角喇叭口

的洞巴,景頗族又稱厄阿茸洞巴,「茸」是牛,「厄阿」為角,意即牛角洞巴。

景頗族民間較古老的洞巴,全長62厘米~74厘米,管身木製,上細下粗,呈管狀錐形體,由三節 組成,下端不設喇叭口。各節間由銅製插座連接,不使用時可拆卸保存。管首和管尾兩端鑲有銅箍,銅插座和銅箍之上刻有圖案花紋或精美雕飾。

相關內容: 景頗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