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佈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景頗、僳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史書記載的「茫蠻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國成立後稱崩龍族,1985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改名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並與社會發展階段各不相同的漢、傣、景頗、佤等民族雜居。因此,受這些民族影響,特別是受傣族的影響較深,其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基本與傣族相同。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於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之稱。擅長編製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製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民族淵源德昂族是保山、臨滄、德宏一帶最古老居民之一。德昂族的先民是濮人的一部分,最初居住在壩區和山區,農業和手工業都比較發展。至今潞西縣芒市河邊及軒崗壩等地,均有德昂族村落遺址。
據傣族父老相傳,遮放壩區的許多水田都是德昂族開墾的,到元末明初德昂族才被迫遷入山區。在今德宏州高黎貢山西部的群山中,有許多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跡,如瑞麗縣孟修寨旁的古佛塔,南津裡附近的石鋪村道,以及山區發現的大片古茶林等,據說都是德昂族先人留下的遺跡。
可見德昂族是古代人口較多,經濟較發達的民族。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德昂族的地位急劇下降,人口越來越少,降為德宏地區受剝削壓迫最深、地位最低的民族。
相關內容: 德昂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