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源於古代的濮人,與「哀牢」有密切的關係。清代以前,有關記載把雲南境內南亞語系的德昂、布朗、佤等民族統稱為「濮人」、「蒲」或「蒲蠻」。「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早於阿昌、景頗等族進入這一地區,是開發保山、德宏一帶較早的民族。隋唐時稱為「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他們先後臣服於漢、晉王朝及南詔、大理國,德昂族先民還在宋朝後期建立起自己的區域統治,即「金齒國」。元以後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
「濮人」漢代屬永昌郡(今雲南保山市),唐宋至元明時期,德昂族先民「茫施蠻」活動於瀾滄江兩岸。元代在今潞西地區設「茫施路軍民總管府」,封阿利(傳說是德昂族的頭人)為土官。元代中期,「白夷」(傣族先民)迅速強盛起來,德昂族被迫逐漸向山區遷移。明代,中央政府封傣族刀姓為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傣族土司又封德昂族頭人為「老」,以代表土司管轄德昂族人民,於是德昂族先民成了傣族土司的屬民。
從14世紀中期開始,新興的茫施傣族土司逐漸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帶的德昂族地區。到了清嘉慶年間,傣族土司採取極端蠻橫的手段強佔了德昂人的許多田地。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塔崗瓦振臂一呼,德昂人應者雲集,組成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武裝。他們提出了「官家不公平,殺死官家解不平」的口號,聲稱「不把土司殺得七零八落決不收兵」。不久,塔崗瓦就指揮起義軍攻破了茫施土司衙門。土司放過法狼狽不堪地逃往永昌府向清軍求援。
起義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了負隅頑抗的土司武裝。緊接著,他們又挫敗了梁河傣族土司和西山景頗山官武裝的多次進攻,從而牢牢控制住了茫施壩區。但塔崗瓦和德昂族人民一直對清朝地方政權抱有幻想,他們希望清朝官吏能出面主持公道,嚴懲傣族土司。這種心理為傣族土司的反撲提供了機會。時間不長,各地傣族土司武裝、景頗山官武裝和漢族地主武裝就聯手向起義軍發動了猛烈的圍攻。塔崗瓦帶領起義軍將士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由於力量懸殊太大,起義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半年多後,這一場正義的民族起義烈火最終被撲滅。這次鬥爭雖然失敗了,但是這次鬥爭極大地削弱了茫施土司的統治,在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近代以來,德昂族與景頗族等各族人民,曾共同抗擊英帝國主義對我雲南西部地區領土的侵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從緬甸侵入我國德宏地區,當時淪陷區的德昂族人民參加了漢、傣等各族人民組織的一支二千餘人的游擊隊,用銅炮槍、長刀及弩弓,同日本侵略軍進行了多次鬥爭。抗戰勝利後,德昂族人民為反抗國民黨軍隊的鎮壓,各村組織了自衛隊,經常伏擊敵人,迫使他們不敢任意進村。新中國成立前夕,德昂族人民積極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圍殲向雲南西部逃竄的國民黨軍隊,迎來了德昂族地區的解放。
相關內容: 德昂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