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柳宗元的《聞黃鸝》,一起來看看吧!
聞黃鸝
柳宗元〔唐代〕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
目極千里無山河,麥芒際天搖清波。
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閒酒熟饒經過。
此時晴煙最深處,捨南巷北遙相語。
翻日迥度昆明飛,凌風邪看細柳翥。
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傖人不思還。
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閉聲回翅歸務速,西林紫椹行當熟。
詩一開篇以杜鵑啼血的典故,實寫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規」就是杜鵑,又稱之為「杜魄」,相傳為古蜀帝杜宇所變,日夜悲啼,叫聲似「不得歸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歷來詩文中悲苦的象徵。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詩說:「望鄉台上秦人去,學射山中杜魄哀。」詩人取白居易「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的詩意開篇,一個「倦」字點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悅可想而知。詩人聞「鄉禽」黃鸝的叫聲而思念故鄉,展開想像的翅膀飛越時空關隘,以優美的語言、眷戀的情懷,向讀者描繪了一幅鮮活有趣、令人嚮往的故園鄉土風情畫。故園長安既是詩人的出生、成長之地,也是詩人建功立業、實現平生抱負的希望所在。在迭經變故、風雨如晦的日子裡,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於是,家鄉變成了作者魂牽夢繞的精神寄托。由此,詩人不惜濃墨重彩,禮讚了日思夜想的家鄉,如癡者之喃,夢者之囈,亦真亦幻,如歌如畫。春天的故園,春意盎然、生機勃勃。故鄉土地平闊,產出豐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連鳥兒在曾經顯出卓著功績的昆明湖、細柳營上空自由自在地飛翔。現實是嚴酷無情的,復出的機會日益渺茫,使作者心灰意冷,徒生傷悲。詩句著力刻畫故鄉風物,字裡行間既蘊涵著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飛,凌風斜看細柳翥」的愜意和歡愉,又瀰漫著「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傖人不思還」的悲苦和憂傷。結尾以擬人的手法,借問黃鸝「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心生憶桑梓」,囑咐黃鸝速歸,將作者戚苦、鬱悶、無助、不平而又不甘放棄的情緒宣洩得淋漓盡致。
此詩創作於詩人離開永州的前一年。作品顯示,作者對現實既失意迷惘,同時對復出抱有強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顆赤子之心始終在逆境中頑強地跳動。所以語言未失活潑,風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詩以黃鸝一脈貫通,寓意高遠,氣韻流暢,開合自如,大氣泱泱,讀後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扼腕生情,回味無窮。
相關內容: 柳宗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