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涼即事
【宋·朱淑真】
旋折蓮蓬破綠瓜,
酒杯收起點新茶。
飛蠅不到冰壺淨,
時有涼風入齒牙。
現代人熱了有空調。古人熱了怎麼辦?納涼,即乘涼。特別是在夜晚,明月當空,螢光點點,清風徐徐,很是愜意。
就某件事情寫的詩就是即事詩。古人寫納涼這件事的詩真不少,像唐代的王維、白居易、劉禹錫,宋代的秦觀、楊萬里等都寫過這樣的詩篇。「納涼即事」詩,套用荷爾德林的名句,可以說是典型的「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了。可惜這樣的生活,現代城裡人很難再享有了。
朱淑真(約1135—約1180),南宋女詞人,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的納涼真的是很享受:折蓮蓬,破綠瓜,喝小酒,點新茶,披明月,吹涼風。並且在這樣的物質享受中,還有詩情的回饋。
「飛蠅不到冰壺淨」,用冰壺借指月亮,表現的是完完全全的明淨;「時有涼風入齒牙」,是述說抵達到齒牙間的潔淨的涼意。細想,透明潔淨的風,不時抵達齒牙間,那一定是一種通透心底的暢快。再細一想,那一定也是只有以一種咀嚼或汲取的方式才能獲得的享受。再細細想想,要有一種怎樣透亮的心情才能獲得這等透亮的享受呢?
有道是「心靜自然涼」。這話對著呢。能靜的前提是能淨。能淨的前提是悟空。悟空之後,心自然就靜了,自然就透亮了,涼意自然就油然而生了。
這樣表達,也不是說只要心靜就熱不著了,而是強調心靜是與涼意成正比關係的。